木敏:躬耕教坛求创新 李向峰:奋力向上 反哺母校
06版:红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88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88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木敏:躬耕教坛求创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宋卉 魏军 张秀礼 徐徐 发布日期:2023-12-13 11:37:36

  编者按  作为一校之长,木敏在日常教学和学校管理上,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以“智慧教育开启智慧人生”;作为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李向峰反哺母校,他的人生经历成为学生不放弃自我、奋力向前的榜样。



  初冬校园的清晨,静谧安详,木敏最先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她穿过摆放在办公楼走廊边的小黑板,小黑板是她为教师们专门设置的,是供大家训练基本功的园地。教师们在小黑板上写粉笔书法、练习绘画,小黑板的内容每周一更新,周周有主题,次次有进步。
  木敏是亳州市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同时,她也是安徽省特级教师、亳州市特级教师、亳州市优秀教师、亳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众多荣誉集于一身的她,依然内心平和、谦逊朴实、步履稳健,在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教学创新 与时俱进
  从教32年来,木敏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以此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生作文差,她就跟学生比写日记,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们感觉作文无话可写,她就创新了先做游戏后撰写的方法,让大家克服畏惧心理,从此不再怕写作文。
  作为骨干教师,木敏要经常外出,既有与同行的交流分享,也有为自己的充电赋能。出差难免,那自己的课堂该怎么办?决不能因此耽误学生学习!于是,她就向魏书生学习,结合班级学情,大胆尝试着让学生教学生。在出差的前几日,她找来品学兼优的学生,讨论好要教哪些内容、怎么教,布置哪些作业,怎样管好班级……安排妥当后,才放下心去出差。等出差回来验收成果,她发现学生学得很自觉,积极性很高,全班上下联动,管理效果出奇的好。
  木敏的创新之处不仅体现在做好教学工作上,还反映在她潜心从事教学研究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她尤其喜欢诗词教学,经常研磨。2015年8月,她受固镇县教育局邀请,到该县参与暑期教师培训工作,执教了诗词《满江红》一课,受到现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回来后,她又在亳州市作了多场诗词教学展示课。因为具有较好的古文教学基础,她参与了亳州市《国学经典》读本的编写工作,后来又受黄山书社的邀请,专门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就这套小学阅读读本进行解读。
  在教学中,木敏潜心钻研,先后主持了市级课题《利用地方场馆资源进行小学生德育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她不仅探索了新的学科教学方法,提升了教育教学实效,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多名教师因此脱颖而出。从2014年6月起,她被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特聘为暑期继续教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的专题授课教师,每年都为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作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木敏率先垂范,带头上示范课和公开课。近三年来,她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刘莹梅、王小燕、王小莎、王璐璐、穆颖超、马梦、孙兴等先后在省、市、区优质课、精品课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工作室所有成员均已成长为学校骨干,有的成为亳州市高新区学科教研员,有的走上学校管理岗位。
管理创新 培根铸魂
  教师应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既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价值观念的培育,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木敏向别人请教、向书本学习,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一次次研讨,最后形成了亳州三小独具特色的“智慧教育开启智慧人生”的“慧文化”校园管理体系——管理层的管叫“慧管”,教师的教叫“慧教”,学生的学叫“慧学”,如此上下联动,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党建工作叫“慧党建”,教学课程叫“慧课程”,学生的劳动实践叫“慧劳动”、阅读实践叫“慧阅读”,连班级命名都以“慧”文化打底,“雅慧”班、“智慧”班、“灵慧”班……全校上下凝聚了教育智慧,充溢着智慧的能量。
  木敏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发现,“五育”中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曾一度被忽视、被弱化。如何从劳动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呢?经多次研读、深入体会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她以“慧劳动”理念指导学校劳动教育,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育双结合的方法,开辟出一片劳动教育的新天地。
  学校要开足开齐劳动课程。木敏要求教师不得挤占、挪用和弱化《劳动与实践》课,并使其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劳动课是更大、更开放的课堂,需要让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走入社会去体验劳动,而不是坐在教室里“讲劳动”、在黑板上“画劳动”、在展示会上“秀劳动”、在电脑上“玩劳动”、在评价时“背劳动”。同时,她组织教师开展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亲历劳动的过程中学到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亳州三小的“农乐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应运而生。在木敏的组织下,师生根据季节特征及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制订了详细的种植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木敏带领学生翻土、种菜、育苗、浇水,分区域种植了玉米、茄子、黄瓜、红薯等农作物,真正让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 
  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木敏鼓励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时间,通过视频、文字等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近英雄人物,鼓励学生们唱英雄、绘英雄、学英雄,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家国情怀。
  在学期尾声,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绘制连环画,讲述红色故事,一幅幅内容生动、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们“穿越”到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在深受震撼、赞叹不已的同时,传承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意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木敏(左二)跟学生在一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