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家乡 何伟:“田园叙事学”表达对乡村的理解 冯益广:以新技术浇灌热土的“新农人”
03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87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87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冯益广:以新技术浇灌热土的“新农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3-12-08 10:58:14

  在位于广德市邱村镇白云村的高标准生态农田里,秋日丰收的欢歌余韵还未消散,安徽益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又吹响了“冬种”的号角。“公司现有农田2000余亩,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喜人,亩产可达1100斤,总体近200万斤。前不久,我们抢抓农时按照‘稻油轮作’的模式种植了油菜”。2019年,21岁的冯益广回到家乡,看着相对落后的种植方式,决定接过锄头加入“新农人”的队伍,用新思维、新技术浇灌脚下的这片热土。

  然而,现实很快给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来了一个“下马威”。2021年7月,受台风“烟花”影响,冯益广承租的白云村农田大面积受淹,“秧苗成片成片倒在淤泥里”。那段时间,冯益广着急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令他满心感激的是,为帮助农户渡过难关,白云村减免了部分服务费用;广德市当地的农业部门也伸出援手,在加强水稻灾害技术指导的同时,帮助联系保险理赔,协调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做农业得与时俱进,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抵御这些不确定风险”。冯益广刚回村的时候,承租的高标准农田还是按照过去的老办法播种。“一台点播机需要3至4个人配合作业,一天勉强才能播种50亩地,要是把2000多亩地都种满,那还不得误了农时?”冯益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听说,“‘无人机直播’技术一小时就能播种100亩地,最多需要2人配合”,心里盘算着,这不就提高了播种效率,还节约了人力成本。看好现代农业的冯益广决心在高标准农田里“大展拳脚”。
  可冯益广并非“科班”出身,为了掌握“农业无人机直播”,公司请来了技术员,冯益广跟着一边学习,一边实操;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他也场场不误。勤学加苦练,如今,冯益广不仅成为了熟练的农业无人机操作手,还负责选种、机械操作、财务等。返乡第五年,冯益广已经成为地方农业企业的先锋代表,吸引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带来了就业机会,给广阔田野注入了新活力。
  在冯益广的带领下,公司还积极参与建路搭桥、完善灌溉水系,共计修建基耕路三千米,建造数座桥梁,疏通四条河流,实现田连片、路相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同时,公司主动配合村集体的工作,进行土地平整,将原来分散的田亩变成2000多亩的大片农田,恢复荒田及矿区复垦田近500亩。公司对于遇到生产问题的农民积极给予帮助,无偿教授机械操作,改变传统观念。
  自2021年担任邱村镇人大代表、2022年担任安徽省团代表以来,冯益广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旨,代表农民发声,深入调研,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精心撰写议案建议。在会议上,他围绕乡村振兴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发声,旗帜鲜明地提出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建议。
  “农业周期长、回本慢,做起来急不得。”冯益广经常一个人住在公司里。不忙的时候,他经常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和乡亲们聊几句,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年轻人,自己不好好干,怎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呢”。作为“新农人”,冯益广一直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幸福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冯益广(右)在益广生态农田准备飞防作业
冯益广(右)在益广生态厂房检修收割机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谢婷婷、实习生刘丰硕、通讯员郑泽军采写
□配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