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何伟:“田园叙事学”表达对乡村的理解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3-12-08 10:56:57 |
本报记者 谢婷婷 不知不觉,2023年进入尾声。这一年,“90后”何伟参加诗歌改稿会,采访撰写音乐人,主持设计文旅项目,在茶厂制茶,在民宿烧菜,有时候去工地搬砖,也尝试拍素材做自媒体。在这些耗费心力却难见收益的忙碌中,何伟总结自己2023年的关键词是“选择”,而就在他“选择乡村”的第五年听到更多的建议却是“离开乡村”。“好在我一直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既然选择了乡村,便一如既往用技能去传达自己对乡村的理解,比如设计。”这些年,何伟对自己的选择愈发坚持。 学生时代一次次机缘巧合的到访,何伟被绩溪县的山水风情深深触动。2018年底,他从上海市辞职,毅然选择借钱来到绩溪县的乡村租房子,2019年春节后干脆住进了当地的深山村落。此前,为了抢救绩溪县的古村落文化,他曾在该县三百多个古村落留下考察与探寻的足迹。2019年10月,他设计打造的“三味书屋”精品民宿在绩溪县扬溪镇丛山村正式投入运营,通过唤醒沉睡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带动农村就业、激活乡村旅游而成为网红民宿,为丛山村作为绩溪县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试点村建设提供范本。之后,何伟依据自己的创业事迹写就了作品《民间宿客·绩溪》,荣获2022年度“新皖军 新创造”安徽文学创作竞赛非虚构类一等奖,并于《安徽文学》推荐发表。
“最近在梳理新的改造方案和设计理念”。前不久,何伟被邀请做关于民宿设计改造的直播分享,提出了自己一直践行的“田园叙事学”的民宿设计理念。“这其中的设计哲学不仅关注建筑本身,还包括整体运营和服务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民宿的可持续运营、客户体验和村集体参与。每个设计决策都旨在增强客户体验,确保民宿的运营与村集体乃至当地环境和谐共生。通过将自然元素、本地文化和传统工艺融入设计,提供一种既现代又回归本质的居住体验”。何伟相信“田园叙事学”能够让旅游民宿走向民宿旅游,让乡村与乡村的房子成为独具特色的风景。
早于2016年,何伟开始依据绩溪县历史文献、老百姓口述史,尝试恢复当地失传已久的古法黄茶制作工艺。2020年,他发起成立“绩溪黄茶”专业合作社,2021年投资建设“绩溪黄茶”标准化生产流水线,2022年通过村集体来优化工艺流程与资金支付方式的“绩溪黄茶模式”在全县推广应用,获得宣城市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在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中做专题汇报。他带领生产的“绩溪黄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五星级名优茶”等荣誉,并加入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尽管跨专业做茶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黄茶工艺的恢复与市场推介,为绩溪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何伟说,这份意义让所有的付出变得有价值。
2019年底,何伟在“三味书屋”附近的丈尺山偶然发现了旧石器。2020年初,又于丈尺山顶发现宋代“观音堂”遗址。如今,他正利用周边闲置房屋田地筹建“旧石器农耕文化馆”“旧石器探秘体验园”“丈尺山茶园”,打造农旅融合创意发展的项目。不论是盘活业态的精品民宿,还是旧事重提的黄茶工艺,抑或是深度挖掘的石器文化,何伟对这种扎根乡土的折腾始终乐此不疲。
采访中,何伟把自己的这段乡村经历诠释为“生活”而非“创业”。在他看来,自己更像是一个生活在乡村的角色,在乡村探寻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过去几年我在乡村改造房子,经营民宿,在茶厂制茶,偶尔还出去吆喝。未来会继续践行‘田园叙事学’的民宿设计理念,把空间与文化和运营漂亮地结合起来,让民宿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形成民宿旅游”。他说,在这个万物都可文旅的时代,如果青春能够赋能乡村振兴,就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解放思想,带着勇气和热情扎根乡村,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何伟查阅文献资料,梳理文化历史
![]() 何伟进行村落旧建筑测绘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