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如何走深走实
02版:教育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87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87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如何走深走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3-11-29 11:20:35

本期话题参与嘉宾:

铜陵市实验小学校长 朱建华
铜陵市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  
铜陵市第三中学政教处主任  
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会主席 董宁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今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愈发受到重视。然而,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当前家校社是否无缝“牵手”?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家校社共育如何走深走实?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铜陵市。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家校社共育机制,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主体、社会协同的共育局面。以期通过本次交流与碰撞,探究家校社如何真正实现协同育人。

家长和社会参与教育的信号愈发强烈
  作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铜陵这座城市素有“改革基因”,在探索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列,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起了家校联盟或家长委员会。
  “不管是家委会还是家校联盟,这些组织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件可喜的事情,释放出家长和社会正逐渐参与教育的积极信号。”铜陵市第三中学政教处主任左飞说。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家庭教育由以往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学校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越来越重,家长对学校和社会的要求也在日渐提高。家长从八九十年代完全依赖学校老师转变为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由于当前中学居高不下的升学压力、与日俱增的学习压力以及当前社会对教育呈现出过度关注,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关注表现出来的质疑和不配合等多方面的冲突,衍生出许多家校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策略极大程度地增进彼此间的认同感,是缓解家校矛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且有效的解决方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成长的重要途径,其中家庭和学校是家、校、社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就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左飞说。
  不过,在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会主席董宁华看来,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识虽逐渐增强,但家校共育的基础仍然立足于“学”和“考”方面。大多数学校和家长自然而然地将分数和成绩作为建立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却淡化了对广大青少年“三观”的正确引导,也导致了大量的心理问题,酿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悲剧,“这些都将是家校社今后协同发力的重要方面”。

学校占主导 进一步强调“开门办学”
  在铜陵市实验小学,教师不仅仅是家校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家长们在育儿路上的成长导师。班主任除了协调好各任课教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及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还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该校创建家长学校,各班级是家长学校的主阵地,各科教师均会“亮相”“亮剑”,进行家长培训。
  “大家都知道,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中,学校依旧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铜陵市实验小学校长朱建华深耕家庭教育多年,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其看来,绝大多数学校都认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怎样推进,缺乏引导和指导,这个时候学校就要主动作为。“加强教师培训就显得格外有必要,引导教师从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转变为家长的成长导师”。目前,该校已建立起完备的家长学校框架和组织架构,如三级家长委员会、首届家长监督委员会、家校共育中心等,基本上能做到共管共治共育。
  2021年5月,该校首届家校社共同体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有别于先前的家长委员会、家校社共同体,它的成立更加强调‘开门办学’理念”。朱建华说,通过深化学校、家庭、社区部门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联动,能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打造家校社文化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如今,家长已成为该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监督者,在校园文化创建、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研讨、安全护导等深度共建活动,随处可见家长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主要成员可凭证随时进校园查看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事务,随时作为代表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全员“导师” 家长和学生齐抓共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家校共育仍存在难以推深做实的困境,部分学校的家校社共育往往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无实质性内容,难以触及“育人”的根本。对此,董宁华表示,家校共育的首要重点应当是缓解家长的焦虑,只有家长“宽心”,孩子才能“顺心”,家校共育才能顺势而为。“这个时候,育家长就比育学生更加紧迫了”。董宁华说,毕竟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独角戏”,家长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据董宁华介绍,由于该校学生群体较为特殊,部分学生甚至离不开家长的陪护,学校于2021年正式成立了家长学校,下设家长委员会统筹、联络陪读家长在校各项事务,定期召开家校联席会和家长会。截至目前,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全体家长会十余次,开展各类家长活动多次。“拒绝摆设,让家长学校真正建有所用,这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大家共同使劲,家长学校才能转得开”。董宁华说,这些活动的背后离不开学校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会,通过邀请专家、一线教师、优秀家长们的分享,让家校共育黏性增强。
  “以前,学校育人活动的主力军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大多停留在教学过程中”。铜陵市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杨益介绍,为了打破这种“陈规”,今年秋季新学期,该校推出教师全员“导师制”,将校领导、中层干部、九年级教师按照一定的机制与每个九年级学生结对,通过家访、谈话、陪伴等,教师们已成为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成长向导。
  “导师和学生的精准匹配,能保障每位教师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使教师迅速捕捉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精力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杨益说,导师通过家访,面对面和家长沟通,适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适时向家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利于缓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焦虑情绪,助力家长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瞄准具体问题 找准协同育人着力点
  每天上下学时段,在铜陵市人民小学周边,总能看到家长志愿者、民警在巡逻,以保障学生安全。这样的场面在该市不少学校能看到。据悉,这是该市家校社共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与社会承担着各自的职能。全市各校广泛与社区、妇联、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营造各方力量聚焦一点的浓厚氛围,共同守护学生们的安全。
  “大家都知道在家庭教育经验分享这块,家长间的交流有时候比生硬的说教更有效。所以我们会经常邀请一些有方法、有耐心的家长来传授秘笈”。董宁华举例道,今年9月,学校就邀请了培智301班的张爸爸分享了参加全国第八次残疾人代表大会的所见所闻,作为全市唯一一名代表,张爸爸不但把本次残疾人代表大会的精神传达给了家长,还将国家对全国残疾人的问候予以转达,使广大家长备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念。“教育不是单打独斗,这些丰富的家长资源用活了,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董宁华说。
  在铜陵市实验小学有一个亲子阅读社团“山茶花”,它是由一名爱好阅读的学生家长牵头成立的,目前已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亲子阅读活动,成为学校推广阅读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是该校家校共育的一个缩影。
  “很多时候,家长不是不愿意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来,而是没有找准家校共育的参与点和着力点”。朱建华说,“山茶花”亲子阅读社团的成立就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校本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校大胆引入家长力量,打破单纯依靠教师评价的主体性缺陷,建构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用评价引领教育回归本质,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可以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也可以参与学校的规划制订,并配合规划制订做相关调查,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据左飞介绍,为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学校以家委会为支点,以活动为载体,盘活家长资源,在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中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丰富学校教学内容,不少学校通过邀请专家进校园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等。部分学校甚至以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为活动阵地,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如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馆开展研学实践等。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逐渐彰显,铜陵市教育系统打开校门,融合力量,不断创新家校社共育新模式,助推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态。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