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冬天的篇章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87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874期  下一期
翻开冬天的篇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琪凡 发布日期:2023-11-27 15:23:49

  编者按 糖炒栗子在锅炉中热火朝天地翻腾,“唰唰唰”的声音就像提前奏响了新年的序曲;最后一波候鸟急匆匆地飞过湛蓝的天空,来到巢湖赴这一年一度的约;北国已经降下第一场雪,最浪漫的冬天悄无声息地来了,拥着暖炉,一起捧读文字里的冬天。




关于冬天的成语
  冬天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尤其是在物质不充裕的年代,冬天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考验性的,往往和困苦、艰险联系在一起。冬天的一缕暖阳、一点炉火都是无比珍贵的存在。关于冬天的成语有许多,常用的都有哪些呢,一起学习一下吧。

雪泥鸿爪   
释义: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迹。比喻往事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日长一线  
释义: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出处: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
“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

傲雪凌霜
释义: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冬日可爱
释义: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岁暮天寒
释义: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岁暮天寒,且归休息,以俟再举可也。”

夏炉冬扇
释义: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风刀霜剑
释义:寒风像刀子,霜像剑一样刺人的肌肤,形容气候寒冷,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一寒如此
释义: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天凝地闭
释义: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处:《晋书·张协传》“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关于冬天的诗词
在诗人眼中,冬天可以是一个浪漫的季节,也可能是豪气悲壮的季节。洋洋洒洒的雪花肆意地倾泻着,屋外阴风怒号,黑云压城,天空暗暗地没有一丝阳光透进来,压抑的感觉使人备感凄凉。而雪停后天气放晴,大地银装素裹,自是一番新的景象。故而张岱才有“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雅兴。你期待这冬天的第一场雪吗?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观雪》
银屋瑶阶顷刻成,缓飘急洒总无声。
屑云作粉如何湿,琱玉为花乃尔轻。
空里仰看元不见,日光未透不妨晴。
满庭更遣迟销著,剩借书窗几夜明。

杂曲歌辞
十二月乐辞·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名家笔下的冬天
  该怎样度过这个冬天呢?北国的人们选择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或是直接待在屋子里不出门,而江南的人们境遇则些许好些,可以趁着某天出了太阳,寻一处避风的角落晒一晒数日的潮湿。冬天的乐趣除了下雪还有许多等待你去发现,呵一口热气,将手揣进温暖的衣兜,循着名作家的笔画,去感受这冬天吧。

北平的冬天
□梁实秋
  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那景致有得瞧的。在北平,裘马轻狂的人固然不少,但是极大多数的人到了冬天都是穿着粗笨臃肿的大棉袍、棉裤、棉袄、棉背心、棉套裤、棉风帽、棉毛窝、棉手套。穿丝棉的是例外。至若拉洋车的、挑水的、掏粪的、换洋取灯儿的、换肥子儿的、抓空儿的、打鼓儿的……哪一个不是衣裳单薄,在寒风里打颤?在北平的冬天,一眼望出去,几乎到处是萧瑟贫寒的景象,无需走向粥厂门前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作饥寒交迫的境况。北平是大地方,从前是辇毂所在,后来也是首善之区,但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地方。
  北平冷,其实有比北平更冷的地方。我在沈阳度过两个冬天。房屋双层玻璃窗,外层凝聚着冰雪,内层若是打开一个小孔,冷气就逼人而来。马路上一层冰一层雪,又一层冰一层雪,我有一次去赴宴,在路上连跌了两跤,大家认为那是寻常事。可是也不容易跌断腿,衣服穿得多。一位老友来看我,觌面不相识,因为他的眉毛须发全都结了霜!街上看不到一个女人走路。路灯电线上踞着一排鸦雀之类的鸟,一声不响,缩着脖子发呆,冷得连叫的力气都没有。更北的地方如黑龙江,一定冷得更有可观。北平比较起来不算顶冷了。
  冬天实在是很可怕。诗人说:“如果冬天来到,春天还会远么?”但愿如此。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灵魂需要独处
□冯骥才
  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多好——天天来到这小湖边,你就能亲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怎样到来,大自然究竟怎样完成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伟大的过渡。 
  但开始时,每瞧它一眼,都会换来绝望。这小湖干脆就是整整一块巨大无比的冰,牢牢实实,坚不可摧;它一直冻到湖底了吧?鱼儿全死了吧?灰白色的冰面在阳光反射里光芒刺目;小鸟从不敢在这寒气逼人的冰面上站一站。 
  逢到好天气,一连多天的日晒,冰面某些地方会融化成水,别以为春天就从这里开始。忽然一夜寒飙过去,转日又冻结成冰,恢复了那严酷肃杀的景象。若是风雪交加,冰面再盖上一层厚厚雪被,春天真像天边的情人,愈期待愈迷茫。 
  然而,一天,湖面一处,一大片冰面竟像沉船那样陷落下去,破碎的冰片斜插水里,好像出了什么事!这除非是用重物砸开的,可什么人、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但除此之外,并没发现任何异常的细节。那么你从这冰面无缘无故的坍塌中是否隐隐感到了什么……刚刚从裂开的冰洞里露出的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双因为爱你而无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 
  这坍塌的冰洞是个奇迹,尽管寒潮来临,水面重新结冰,但在白日阳光的照耀下又很快地融化和洞开。冬的伤口难以愈合。冬的黑子出现了。 
  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瓦解。 
  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杨琪凡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