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郢村:志愿生根 乡村振兴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6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马郢村:志愿生根 乡村振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3-11-10 10:02:14

□本报记者  黄  慧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是真羡慕马郢村。”王冰波是合肥宏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的志愿者,他一脸崇拜地说,“村里各行各业什么标签的人都有,这可比企业管理难度大多了,但村子能把形形色色的人都串起来,大伙都自发地想为村子做些事儿。”
  自2017年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该村汇集来自高校、企业等社会各方志愿者数以千计,注册志愿者425名,注册志愿者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近8288.8小时,发起各类品牌志愿服务项目25个,获得各类奖项23个(次)。
  短短几年,社区集体收入增长46倍,从2014年的2.15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1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2.8万元,实现了从省级重点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转变。年接待游客人数从零游客到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营收达4000万元。
  无山无水无景点的“三无”村为何能“出圈”?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钟宇回答道:“毫无疑问志愿精神是其发展的内核动力,没有这些志愿者就没有马郢村的今天。”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起初,村里的很多村民对陌生的志愿者大多持有‘不开放’ ‘不信任’的态度”。钟宇回忆道,2015年暑期,村子来了第一位志愿者开办暑期公益课堂。可即便是免费的,有些家庭还是不让孩子来。在村委的劝说下,家长才松了口。也是从那时候起,村民们开始跟志愿者打交道。
  当留守女性和志愿者互相熟识后,志愿者发现她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为此,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发起了“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项目,制订了一套涵盖通识、才艺和技能课程体系;招募本村的女性为召集人,连接志愿者与乡村,她们成为各小组成员。如今,她们能制作和讲解PPT幻灯片,还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店铺等。
  “每天就是嗑着瓜子追着剧,不知道能干什么,很无聊。”孙艳曾是村里的“全职妈妈”,如今是“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的志愿者,她笑着说,“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一边忙着接订单,一边去周边教别的‘妈妈’做女红,现在面对媒体也不害羞了,非常充实。”
  同样成为志愿者的还有孙涛。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只有右肢能够活动,孙涛不愿意跟陌生人打交道。如今,他是多个志愿服务项目的负责人,还能跟别人滔滔不绝地讲村里的故事。“在别人看来我应该是被服务的对象,而我却能服务别人,这让我有存在感和价值感。”孙涛说。
  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在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助学、助农和助村等三个子计划,让每一位村民被看见、被尊重,村民也从最初的旁观者成为了参与者,让村民们认识、肯定并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正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从志愿者到乡村创客
  在马郢村的41家创客中,80%以上是从志愿者身份转变而来。
  每个星期六的上午,志愿者祁尚雪都会在村里的千年黄连木下,为村里的孩子们讲述马郢的故事,教孩子们国学基础知识。近日,他的马郢书院开业,“我想通过挖掘在地文化、活化乡土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乡村之美”。
  从事教育和心理学行业的张静,曾在村里给孩子们上公益课,如今是该村竹编手作坊的主理人,她说:“很多人来乡村是为了疗愈的,而‘乡村+手作’能够让人很好地疏解情绪。”
  不知道工业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的王冰波,在大伙的“头脑风暴”下建设了声学馆,开设科普课程,开发了智能夜灯、仿声系统、语音导览地图等多个语音产品。
  “志愿者——创客”的业态引入模式帮助马郢村建立了生态化的乡村运营体系,形成了种养殖、餐饮、住宿、研学、教育、电商、乡村体验、文创体验等多业态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圈。
  为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变成创客?
  “一方面,这些志愿者都是有乡土情怀的,他们喜欢这里。另一方面,因为对村子熟悉,他们明白什么产业能在这里生根。”钟宇回答道。
  预计到2023年底,创客将突破60家,年接待游客和旅游营收将实现50%增长。
从“杀熟”到“马郢计划”
  “我以前经常在朋友圈发各种求助信息,资源全靠‘杀熟’。”钟宇说,“起初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后来有了志愿者服务中心就不一样了,我们有了自己的‘马郢计划’。”
  马郢村的志愿服务是有门槛的。它不完全等同于做一件好事,也不是拉条横幅、拍个合影、竖个牌子等走过场式的志愿服务,而是为服务对象解决一个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大命题下的小问题,例如免费为村民拍照的志愿服务项目,其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村里的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
  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志愿服务项目的承办机构,项目发起人要主动配合中心的工作,完成实施项目必须打卡、资料收集、财务管理等,接受中心或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评估和监督。
  该中心以志愿服务架起城乡之间的桥梁,为乡村汇聚了人才,激活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动。在马郢计划的资源库中,有志愿者、爱心企业、高校、政府部门、基金会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资源等。在项目具体执行中,根据需求,从资源库内找人、找钱、找资源。
  “成立志愿者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是‘去中心化’,引导不主导,过程中更侧重于赋能而不是替代,促进他们提升能力越来越规范。”钟宇说。

2020年,马郢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