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家乡 邵爱涛:家乡有需要 我辈显身手 唐世国:返乡归田的“土专家”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6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6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邵爱涛:家乡有需要 我辈显身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宋克峰 发布日期:2023-11-03 11:26:26

  10月的二墩村,满眼都是金黄色,成熟的稻浪在秋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乡土的清香。“人和这庄稼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才能有更好的成长。”“90后”新农人邵爱涛笑着,内定无比坚定:广袤乡村,大有可为。

  邵爱涛,天长市永丰镇二墩村人,天长市品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三年前的他,已是德国碧护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每天穿梭于高楼大厦间,忙忙碌碌。2020年3月,村支部书记的一个电话,唤醒了他心底的农场主的梦想,家乡的土地、父老乡亲的脸庞、大学时的理想……一幕幕都涌上心头。“当时挂上电话,心里基本上就有答案了,就决定要回来。”邵爱涛回忆道。
  如今,三年过去了,邵爱涛在科技助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他正与脚下的这片乡土共同成长着。
一通电话 都市白领回乡助农
  邵爱涛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从小就对农村、农民以及农业有着特殊的感情。2013年高考后,他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安徽农业大学,大二下学期时,他成为学校“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学员。
  “试验班除了学习农学基础课程外,还有财务管理,植保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这里,邵爱涛觉得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也在心里深深种下了振兴农业的种子。毕业后的他,先后在美国辉瑞、德国碧护等农业科技公司工作,学习到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经验。
  2020年,村支部书记的一通电话,让邵爱涛回到永丰镇二墩村,创办了天长市品农农业科技公司,对当地农户、农场主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协助管理田间种植,帮助农场主们增产增收增加效益,打造集技术引进、孵化创新、示范推广、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创业创新平台。
  “要交出优异答卷,没有捷径,唯有实干”。邵爱涛说,公司创办后,他过上了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他将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在常规技术服务之外,他结合农户实际需求,打通线上线下技术服务体系,并发掘六名基层农业技术老师,制作农业知识科普短视频,进行农业技术直播讲解,内容涵盖全镇主要农业产业,高效高质的服务深受天长市农户们的好评。
  三年来,邵爱涛的公司累计服务草莓农场主近300户,面积达到6000亩左右,线下服务水稻小麦面积2000余亩、水果基地150余亩。
变身“多面手” 走出生态农业新路径
  在开展农技服务的同时,邵爱涛接连创建农资产品品牌十余个,打通研发生产销售农业特种肥料商品供应链,为全国线下农资大零售提供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六项,成为集“农艺师”“乡村振兴经济管理师”“社会工作师”于一身的创业致富“多面手”,并在2021年进入南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继续深造。“老话说得好,靠天吃饭不牢靠,靠技增收才是硬道理。”邵爱涛笑着说。
  邵爱涛所在的桥湾社区位于天长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以水稻小麦两轮作物为主。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社区产业发展缓慢。为了帮助桥湾社区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邵爱涛在深入调研后,结合多年所思、所学、所想,为村里提出了“三步走”发展规划。
  通过打造桥湾社区农业特色生态综合服务、产品及文化综合体,统筹推进农业服务(农机服务,农技服务)、特色产业、农旅结合等三方面内容。为此,2021年7月,邵爱涛协助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实体化经营公司——天长市碧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德国碧护、先正达、德国巴斯夫等国际一流产品及技术服务,为村里农场主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仅成立的第一年就服务农田面积3000余亩,通过种子、农药等产品实现营收44万元,成功协助村集体经济实现效益质的突破,也让社区从此找准了以建设“生态桥湾”为核心,聚焦生态宜居,开辟和美乡村新业态的发展新路径。
服务基层 在乡村振兴中累结硕果
  从办公室白领到“90后”新农人,邵爱涛用科技的“轮子”驱动农业发展动力,用智力劳动补齐体力劳动短板,为家乡农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也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放飞了长久以来的梦想。
  2021年底,邵爱涛接受了桥湾社区书记刘学玉的邀请,通过考试及面试,正式加入桥湾社区居委会,担任居委会委员一职。角色的转变赋予了邵爱涛“舍我其谁挑重担”的锐气。他尽职尽责,主动投身项目建设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承接宅基地改革、统计、五经普环境整治等九项业务,以知重负重的勇气爬好坡、过好坎。
  在与居委会同事的共同奋斗中,邵爱涛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2021年12月,他向桥湾社区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在服务基层的同时,邵爱涛的创业项目也累结硕果。2023年,他创办的天长市品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济作物服务线上线下面积累计达一万亩,并在6月和南非BIOPHER公司建立了技术开发合作关系;9月,公司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基地,邵爱涛被当地农业农村局评为乡村振兴初级农业经济管理师。

青年说
  在我看来,新农人更有理想、有情怀、有想法。我们要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在家乡农村的广袤田地间谱写青春之歌。今后,我将与整个桥湾社区一起,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共同走进这个充满喜悦的秋天。
                             ——邵爱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