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的流光灯影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6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6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穿越百年的流光灯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季淑恩 江舒文等 发布日期:2023-10-30 11:30:04

本报学生记者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

穿越百年的流光灯影

参与学校:芜湖电缆工业学校
参与学生:陈思佳  赵  蓉
         季淑恩  江舒文  茆慧子

  编者按 剔墨纱灯,作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宫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有三百余年的历史。2014年,芜湖电缆工业学校请来芜湖市级传承人朱晓钟在校内尝试办了培训班;2015年,学校成立剔墨纱灯社团,并邀请无为市级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文泉为社团授课;2020年,剔墨纱灯又被新增为芜湖电缆工业学校专业,让学生在专业课上进行系统性学习。
  10月24日,本报学生记者、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学生陈思佳、赵蓉、季淑恩、江舒文、茆慧子等走进剔墨纱灯社团课堂,采访了正在纱网上作画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张文泉,感受到了制作过程的严谨和细致,也了解了剔墨纱灯的前世今生。
 
学生记者与社团学生合影
张文泉(中)指导学生纱网作画

传承非遗责无旁贷
□学生记者  季淑恩  江舒文
  指导老师  赵  骏
  十余年前,张文泉拜朱晓钟为师,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收集整理,研究创新,熟练掌握了剔墨纱灯各项制作工艺流程,以一颗质朴赤诚的心,传承非遗技艺;用一双勤劳灵巧的手,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剔墨纱灯又名宫灯,工艺成熟于清嘉庆年间。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纱灯声名远播至京城。1894年,光绪帝为慈禧太后操办六十寿辰,特派统领官专程来无为征选纱灯。“万寿庆典”宫殿内外处处纱灯高悬,观赏者无不称奇,誉之为宫灯。
  张文泉向我们介绍,剔墨纱灯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先用勾线笔蘸墨在绢纱框上勾出画图轮廓,把轮廓以外空出部分用淡墨涂抹,而后剔除焦墨,再将预留作画的图画均匀涂上透明胶,晾干后,在胶面上勾线、着色、晕染。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山水或神话故事便跃然于绢纱上。
  “剔墨”是为了让画面更为立体,有凌空之感。如此一来,丝纱薄似蝉翼,灯架精致牢固,图画优美动人。夜间点上灯火,通体透亮,鲜艳夺目,所绘景物层次分明,形神兼备。尤其是经过剔墨工艺和点眼手法描绘的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脉脉传情,栩栩如生,仿佛悬浮于纱面,与当下最先进的3D立体全息投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纱灯伴瘦影,剔墨绘痴情”。张文泉就这样怀着对文化传承事业的热爱,发扬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战胜了接踵而来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让剔墨纱灯这盏曾经璀璨的灯火得到延续传承。

学生记者采访张文泉(后排右二)

感受剔墨纱灯的前世今生
□学生记者  茆慧子
  指导老师  赵  骏
  剔墨纱灯相传起源于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米芾就任无为知军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借以与民同乐,成为后来剔墨纱灯的滥觞。
  剔墨纱灯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朝鼎盛时民间纱灯作坊多达三十多家,代代相传,后经历百年战乱,几乎湮没无踪。然而新中国成立,万业复苏,剔墨纱灯也迎来复兴的曙光。早年的无为县政府把民间工匠组织起来,建立了无为纱灯厂,几经波折,浮浮沉沉,终于在改革开放时,使在历史中蒙尘的纱灯枯木逢春,重新焕发光彩。经当时的无为县文化部门积极抢救,广罗流散在社会的画师工匠,深入挖掘“剔墨纱灯”工艺秘诀并恢复生产,使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更加艳丽,重放光明。
  清康熙年间,无为人蔡竹田继承前人智慧,熔铸个人独创技艺,让剔墨纱灯艺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光绪年间,清王朝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派出统领官专程到无为征选纱灯,悬于皇宫内苑。
  自1953年起,剔墨纱灯便连年选送参加安徽省历届工农业产品展览会,享誉江南塞北,10周年国庆时,剔墨纱灯参加了在北京市举办的全国工艺展览会 ,并作为安徽特产挂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给大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值得一提的是,剔墨纱灯在2012年参加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荣获金奖,且被国务院采购处选中一对送入中南海。
  如今,近百个纱灯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开辟海外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剔墨纱灯也作为民间礼品被送往几十个国家,为中国和平友好的外交形象平添了亮丽的笔墨。

闪亮的文化名片
□学生记者 陈思佳  赵  蓉
  指导老师  赵  骏
  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14年起,经芜湖市级非遗传承人朱晓钟和无为市级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文泉的努力,剔墨纱灯在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扎下了根,从最初举办培训班的尝试,到后来成立社团,到专门设立专业,很多学生加入到了系统学习剔墨纱灯技艺的行列,剔墨纱灯成为学校乃至无为市、我省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在社团课堂,我们看到社团学生们正严谨细致地在纱网上作画,说起纱灯制作,他们的话语间充满了自豪感。一位学生介绍说,剔墨纱灯的制作流程非常复杂,从灯架的制作开始,到灯椽雕刻、灯体上漆、灯面绘制,最后进行组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灯面绘制,包含了描稿、剔墨、上胶、上底色、勾线、上色、染色、整理等八大步骤,每道步骤都需仔细小心,一步错则前功尽弃。
 
□本版配图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