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聆听种子的故事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博雅 张倬娅等 发布日期:2023-10-23 10:31:08 |
晓君工作室 参与学校: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振兴校区
参与学生:张倬娅 方博雅 徐天宇 吴沛凝
聆听种子的故事
本报学生记者走进荃银高科
编者按 今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振兴校区本报学生记者张倬娅、方博雅、徐天宇、吴沛凝等走进现代高科技种业上市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感受“种在心田、粮安天下”,聆听种子的故事,并现场在智能大屏前互动体验播种、无人机浇水施肥到丰收的全过程智能化作业。
据悉,荃银高科各类农作物种子年销量在1.5亿千克以上,荃银良种推广面积达7000万亩以上,生产的粮食总量达400亿千克,可保障中国1亿多人口粮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及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认识种子
种在心田 粮安天下
□七(八)班 方博雅
粮食是生命之需,是生存之源。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化,农业也不例外。10月17日,我作为学生记者,来到现代高科技种业上市公司荃银高科采访。
这个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是非常厉害的“大人物”,张海银是荃银高科、丰乐种业的创始人,中国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全国劳动模范。李成荃不仅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也是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她还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呢,据工作人员介绍,李成荃还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师姐。在2002年7月,一群为了梦想有志创业的年轻人,在张海银和李成荃的带领下创立了荃银高科,“荃银”即分别取自两位老专家的名字。
一走进展厅,“种在心田,粮安天下”八个恢宏大气的字映入眼帘,震撼心灵,在聚光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八个大字承载了多少个为梦想、为粮食、为国家而奋斗的人的期望啊!展厅墙面上介绍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农业的发展趋势,那一串串数据代表着农业现代科技发展惊人的速度。
爆米花想必你们都吃过吧,原来爆米花不是用普通玉米炸的,而是用爆裂玉米,爆裂玉米又分为球形、半球形以及蝶形,因此,我们吃到爆米花的样子就各不相同啦!如何分辨南瓜子,通过我的观察,原来南瓜子颜色有深有浅,是通过颜色来辨别。
在展厅中心,展示着许多与粮食有关的产品。瞧!那是什么,原来是五颜六色的玉米,紫色、红色……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这是与科技相结合的魅力;看,就连酒也有粮食的身影呢,这是酒精与粮食碰撞的火花……原来农业的作用这么广泛,这次真让我大开眼界了!
在展厅内还有一个体验区,我们学生记者通过数字化操作,体验了“云播种”“云施肥”“云收割”的乐趣,它让体验者与参观者感受智能化田间作业。
新时代的现代农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来这里,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更多的知识。
“认识”李成荃和张海银
在心中播下学习的“种子”
□七(2)班 张倬娅 吴沛凝
走进荃银高科展示厅,映入眼帘的是几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如棉花、小麦、水稻、玉米等的生长过程。当这几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温情与热血涌上心头,既朴实而又壮观珍贵。小麦从原本的一小粒逐渐成长,最终成了一株金黄色的麦穗;水稻也由一开始的绿苗,最终变成白花花的大米……
在被称为“种业之芯”的展柜里,展示着不同作物的种子,五颜六色的种子被摆成烟花的形状,这些种子象征着新的生命、科研人员新的发现,同时具有艺术感。我们想:工作人员在摆放时,心里是愉悦的吧!脸上应该洋溢着自豪,这是他们辛苦研发的成果。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张长桌前,桌子上摆放的整齐划一的瓶子里、袋子里装满了作物的种子或由种子加工后的淀粉、面条等。我们很惊讶,玉米不就是黄色的吗?可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玉米粒,我清楚记得,“荃玉1233”品种是红色的,“荃科789”品种是紫色的。这些种子在科学家们的培育下,居然想要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科学的力量既伟大又是那么的神奇!展厅中央有一台巨大的投影仪,为我们揭示了玉米的生长过程,让我们对玉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它的右侧,陈列了一些稻谷,有荃优、徽两优、银两优丝苗、Q两优851……品种繁多。继续往前走,拐角处有一个互动区,我们体验了一把播种、施肥、收割等,屏幕上还有无人机来施肥,这就是科技与农业的奇妙结合。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种子的多样性,了解了种子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这可都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结晶啊!这次的参观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努力学习知识,科技兴国,让时间来证明它的成长吧。
小小种子 大大梦想
□七(4)班 徐天宇
今天我有机会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参观荃银高科,非常开心。
一进入研究中心,“种在心田,粮安天下”八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这八个大字体现了粮食工作者的态度和目标,是他们用行动给我们诠释了奉献、超越自我以及心系天下的精神,正是这些研究工作者们的默默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丰衣足食。
紧接着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农作物的样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棉花的叶子,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做纺织工作的,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把棉花转变成五颜六色的面料的,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他们的工厂参观学习,小小的棉花就支撑了全人类的穿衣问题,真的是太神奇了。
在这里,我还了解了公司创始人是如何带领着科研工作者们把小小的种子种植到祖国大地各处。紧接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更神奇的展厅,这里展示的是科技农业,3D投影的互动大屏把现代的高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生动展示了播种、施肥和收获的每一个环节,也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用科技力量来支撑起现代化农业,给我们丰富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时间是短暂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收获是很大的,小小种子、大大梦想,通过这次参观,我告诫自己要用“光盘行动”来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对于粮食工作者也更加敬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作为中学生,我会继续刻苦学习,将来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美好生活注入一份力。
□本版配图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