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聚英才 与城市发展共成长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5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58期  下一期
天聚英才 与城市发展共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钱昌 发布日期:2023-10-20 10:36:33

  从农村里来,回到农业里去。2020年,村支部书记的一个邀请电话,让天长籍青年邵爱涛放弃了外资农业科技企业总经理助理的工作,毅然返回老家天长市永丰镇桥湾社区,创办天长市品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当地农户、农场主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三年来累计销售额达1200万元。

  不仅是乡村振兴,过去五年,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建设中,各项中心工作都能看到青年的身影:“天聚英才”青春“实践行”主题活动中,百名天长学子返乡看发展;组织注册2.5万名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团滁州市委的领导下,团天长市委坚持注重思想引领、融入中心大局、聚焦服务青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理念,在改革中汇聚英才,在发展中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增强青年获得感。

天长市举行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活动

关键词 团的引领力
正向引领 筑牢青少年红色信仰根基
 
  10月13日,由团天长市委、天长市教体局、天长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雏鹰展翅遨长空 强国少年筑新梦”——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暨示范性入队活动在千秋小学举行。入队仪式上,少先队员代表为新队员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同时也将荣誉与使命传递给了他们。
  让先锋旗帜更加高扬。过去五年,团市委不断提升团的引领力,在政治建设方面,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行动,“青年大学习”累计学习人数近90万人次,“红领巾爱学习”参学率稳居滁州市前列。组建向日葵“五青”宣讲团、“法治青年说”宣讲团、“红领巾巡讲团”等,累计开展宣讲、交流座谈、专题研讨类活动887场,覆盖青少年近9万人次。
  育人先育德,为强化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团市委有效激活组织化教育的主渠道,推动通过“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模式培养青年骨干近200名。成功打造全省首家镇级团校、一家全省共青团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及三家全省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等阵地,普遍开展团员、少先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等工作,让全市团员、少先队员自觉在组织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砥砺思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看得见摸得着,更容易催人奋发”。据团市委副书记杨佳丽介绍,日常工作中,团组织积极挖掘各行各业的榜样标兵。目前,在全国、省、市“两红两优”“青年五四奖章”等评选活动中,已成功推报优秀青少年典型110人次、先进集体71个。
  身边有榜样,网络有阵地。抓牢网络阵地,团市委积极打造了“青年书记说”“思想有力量”等一批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正能量网宣IP,旗帜鲜明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积极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粉丝突破3万人,浏览量逾10万。

关键词 团的凝聚力
青年站C位 基层一线显身手建新功
 
  9月19日,“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暨千秋剥菓节铜城分会场活动在该市龙岗社区举行。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协助交通安全,指引道路,服务会场……他们再次用行动展示了该市青年志愿者青春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
  一场活动、一次服务只是该市各级团组织凝聚力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青年站C位。过去五年,团市委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聚焦志愿服务一线,该市组织注册2.5万名青年志愿者,动员2000人次团员青年,成立22支青年突击队,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天长青年的蓬勃力量。聚焦乡村振兴战线,引导青年返乡入乡建功立业,以解决困境青年的学业就业创业问题为切入点,资助80名大一新生顺利入学,成功选树滁州级乡村振兴青年先锋28名,成功推报省、市大学生返乡创业基地4个,获取青年创业帮扶资金18万元。
  此外,聚焦全市发展主线,该市不断深化拓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示范岗、创青春等“青”字号品牌内涵,激发广大青年创新热情,鼓励青年躬身实践、岗位建功。聚焦青年培育前线,深入实施“天聚英才?青春振兴”行动,打通162名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的制度化渠道。举办专题沙龙、青年论坛等系列活动,帮助青年学子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责任担当。聚焦环境保护防线,深化美丽天长青春行动,持续开展团属品牌“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废品换绿植”“共建青年林”等活动,动员青年广泛参与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节能降耗等活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关键词  团的服务力
沉下去暖起来 变身青年“强磁场”
 
  “我想要一个书包”“我想要一套学习用品”“我想要一件新衣服”……一个个小小的心愿,承载着孩子们的向往和期待。为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每年新学期开学前,该市汊涧镇团委都会开展“微爱启航 团聚天长”“微心愿”圆梦助学活动,持续开展多样活动,通过点亮“微心愿”,为困境儿童解决一些实际需求方面的困难。
  这边忙着实现“微心愿”,那边忙着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团市委、市公安局在天长市第二中学联合开展“法治青年说 ‘警’彩第一课”青春自护主题宣讲活动, 进一步加强校园“反欺凌、防电诈、保平安”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师生对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有需要,找团委”。杨佳丽欣喜地说,随着团组织活动的不断下沉、不断丰富,团组织的服务力不断彰显,越来越多的青年主动靠近团组织、信赖团组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如:适应“双减”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四点半课堂”“安心学堂”“携‘守’‘童’行”等项目,为7574人次青少年提供优质课外服务;持续开展“团聚天长”困境青少年关爱帮扶活动,为1032名困境青少年募集物资近33万元;服务青年成长需求,深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572名大学生提供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岗位,帮助青年学子拓宽视野、了解家乡、厚植乡情;着力服务青年婚恋需求,加强青年婚恋观引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联谊交友活动,为全市600余名青年搭建交友联谊平台。
  在青年维权方面更有力。扎实推进“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工作,6个集体获评滁州市“青少年维权岗”;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禁毒、自护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331场;围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更好发挥青年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等主题,深化“面对面”活动,畅通青少年有序参与渠道。

关键词  团的组织力
严把入口关  坚持党团队一体化育人
 
  在天长市第二中学,要想发展一名学生团员,得经过严格细致的选拔。首先,学生填写入团申请书、推荐表,其同学、班主任、老师等根据思想道德品质、综合素质能力、“青年大学习”参与情况、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活动评优获奖等指标进行评价赋分,再反复审核材料,上报团天长市委。
  “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杨佳丽说,作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该市创新试行“积分制”团员发展培养考察体系,首次将“党团知识测试”纳入入团标准,动态调配团员发展指标;统一印制团员档案袋,做到“一人一档”,团员发展质效双升。5年来,已累计发展团员5519名,《实施“积分入团”加强团员发展工作》获评全省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优秀案例。
  五年来,为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该市不断强化组织建设,认真对标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强化从严治团制度保障;不断夯实组织基础,组织覆盖持续扩大,团组织增幅118%,非公企业团组织增幅661%;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团干部选、用、培、育“一站式”培养机制,发挥述职评议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完成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4个镇、174个村(社区)配备专兼职团干部648人。


天长市百名学子参加“天聚英才 青春振兴”返家乡主题实践活动
 
 
领导寄语
校准奋斗方向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
□天长市委书记  贺家平
  天长市第十四次团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展现了当代天长青年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希望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要在坚定信念中校准奋斗方向,做爱党爱国、志存高远的新时代青年。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有志青年,团市委和各级团组织要坚持为党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青春的光辉业绩。要在勤学善思中厚植奋斗底色,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要如饥似渴求知,努力成为学有所长、业有所专、技有所精的一代新人;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在实干、实战、实践中强本领;主动到基层去,使自己真正成为全面发展、本领高强的栋梁之材。要在建功立业中诠释奋斗价值,做开拓奋进、锐意创新的新时代青年。要有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的主人翁意识,挽起袖子、甩开膀子,为天长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扎实作风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在引领风尚中涵养奋斗品格,做崇德修身、进而有为的新时代青年。要保持高尚纯洁的生活情趣,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共青团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新时代青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钱昌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