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颍州校园有“戏”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5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5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非遗传承 颍州校园有“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银燕 徐徐 发布日期:2023-10-18 11:04:20

  编者按  阜南柳编、颍州剪纸、皮影、老雁馍、扎染、陶艺、书法、团扇……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双减”政策推行,在阜阳市颍州区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各级各类学校把非遗与美育、德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系统、规范地接触非遗文化,不仅让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下了根。


戏曲社团

  在阜阳市六里小学,柳编社团就是学生们接触柳编文化的专属时光。几根纤细的柳条,快速游走的手指,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个精致的柳编篮子就诞生了。柳编传承人王艳积极参与学校延时服务,开展社团活动传授柳编技艺,手把手地教学生们用柳条编织篮子、筐子的技艺,努力使柳编这个优秀文化项目发扬光大。通过她的教授,六里小学很多学生都会这样的“绝活”,成了柳编非遗项目的“真爱粉”。该校校长许娟坦言,传统非遗与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是存在距离的,学校巧妙地利用课本中大量涉及柳树的诗词,语文老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执教,教学中“编一件作品背一首古诗”,终于让传承非遗慢慢变成学生们的一种习惯。百年柳编技艺进校园既助力了“双减”课后服务,传承了柳编文化,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后继有人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双减”政策出台后,颍州区各学校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主动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在一次次参与、一场场讨论、一系列活动中,非遗传承人与颍州区教师共同深耕,将非遗文化的优秀元素全面融入学校的精神文化和教育生活,一支非遗传承的生力军正在加速形成。
  张艳是阜阳市颍州区南京路第二小学副校长,同时也是颍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剪纸技艺,她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儿童喜好,开设非遗社团课程,举办校园剪纸艺术节,组织非遗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剪纸表演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一扇近距离感受剪纸艺术魅力的窗口,让学生们了解剪纸文化、感受剪纸魅力,让剪纸这项非遗记忆在校园内“活”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通过观摩学习,亲身体验、亲手制作,近距离了解了剪纸非遗项目,亲身感知非遗传承的魅力,也坚定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在张艳的带领下,南京路二小已经培养了近百名“小小剪纸传承人”,将非遗种子播撒于学生心间,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

让文化印记代代相传
  每年的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阜阳市文峰中心学校的语文教师韩亚敏都组织以各种非遗项目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进学生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对家乡非遗文化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向往与热爱。她利用阜城特有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美术资源,带学生一起欣赏临泉杂技、界首彩陶、颍上花鼓灯、阜南嗨子戏、颍州大鼓书,参观醉三秋酒传统酿造技艺、颍州枕头馍制作技艺工序流程,学习阜阳彩塑、阜阳焦馍的制作……不仅如此,韩亚敏还将非遗项目的学习逐步引入到各门学科:在语文课上,她让学生查找、学习与戏曲、陶瓷相关的文学作品,同时在课堂开展展示、背诵等活动;在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柳编作品中的几何构造;在思想品德课上,道法老师结合戏曲中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情节、戏曲的语言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教育;在科学课上,科学课老师结合酿酒过程中发酵过程、菌群功效与霉变原因的关联,让学生们了解微生物的“功”与“过”。韩亚敏说:“课堂教学在非遗传承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作为一线老师,用‘艺游学’的方法为非遗传承助力很有意义。”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在5月13日举行的校园文化节上,来自阜阳市刘锜小学戏曲社团的28名小演员身着戏装登场,表演经典曲目《花米兰》片段,俏皮又泼辣的表演博得阵阵掌声。据学校社团负责人介绍,学校从2016年起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刚开始学生们看个新奇、看个热闹,但看过就忘了,戏曲和校园之间难以实现真正的互动;后来学校成立了“梨园社团”,聘请国家一级演员王春芳为指导老师,每周五下午学生在社团中学习戏曲的基本唱腔、动作等知识,为学生们打开一扇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魅力的窗口。

酿酒

在非遗传承中积淀教育力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不断在校园落地开花,越来越多的颍州学子可以在课堂上亲手触摸中华艺术之美。这一趋势不仅涉及城区,还包括乡村校园。
  重拾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记忆,阜阳市程集镇王湾小学也有新招。为了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体验传统民俗和传统家乡美食,学校将传统文化传承人谭学志请进了课堂。他手把手示范切面剂、搓揉、塑雁形、剪雁羽、压雁尾……学生们认真学习,面团经过制作,很快变成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大雁。“孩子们热情高涨,每周一节课还嫌少呢!”王湾小学校长任丽介绍说,传统民俗和家乡美食结合起来的“校园特色课堂”每周五下午开课,由谭学志指导学生们学习懒豆腐、老雁馍、酱豆、晒芝麻叶等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学生们每周翘首以盼,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美食也越来越喜爱。
  走进程集镇刘寨小学的礼堂,伴随着紧张激烈的锣鼓声,在光与影的交错下,泛着白光的幕布上,顿时人影起舞,《精忠报国》《老鼠嫁女》的故事让台下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学校于2021年3月将特色非遗项目“皮影戏”引入课后延迟服务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学生们在社团内学习皮影知识、皮影雕刻技巧、基本操耍技巧等,不仅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还在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中,零距离感受到非遗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颍州学子心中扎根
  以非遗为“双减”赋能,用课堂助非遗腾飞。 随着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颍州区持续深入开展,各学校让非遗不仅作为一种科教的历史资料,更要鲜活地存在于学生们身边。各学校纷纷与非遗传承人密切合作,通过一项项卓有成效的非遗进校园案例,融入课后延时服务,让非遗的魅力持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如阜阳师范大学附属南京路中学的团扇社团、育才幼儿园的扎染社团、程集镇乡村学校少年宫陶艺社团、马寨中心校舞狮社团。颍州区教育局积极鼓励学校将非遗知识与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融合,将可感知的乡情教育与综合兴趣培养深度融合,积极开展非遗“四进”(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进社团)、“三融”(融入演讲比赛、融入民俗节日、融入校园大课间活动),推动非遗传承工作在校园内走深走实,通过非遗表演、非遗知识有奖竞答、校园文化艺术节、非遗项目技艺学习大比拼等多种形式让非遗传承教育在各校园内“活”起来。各学校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积极联系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传播非遗文化,三十多位非遗传承人常年活跃于颍州区中小学,三万余名师生参与其中,通过授课指导、集中培训、传帮带等形式培养“小小传承人”,形成了非遗传承“一校一品”,为“双减”工作赋新能、添实效。

□本版稿件由刘银燕、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