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春蚕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一辈子的奋斗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多多 发布日期:2023-10-11 11:46:31 |
——读《与讲台同在》有感 □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 王多多
假期是最好的充电时刻。假期前夕我就准备好了《与讲台同在》这本书,于是暑假一开始,便一头扎进书本,细细体会贾志敏老师一辈子的奋斗——平常而又不平凡的语文教育路程。
贾志敏老师从教逾50年,《与讲台同在》全书由作者简介,潘新和老师作序,由教海拾贝,课堂记忆、亦师亦友等几个版块构成。
书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当年,我为了生活走上了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我很讶异:贾老师是语文界的泰斗,品质这么高尚的人竟然是迫于生计才走上讲台。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我猜想贾老师一开始应该是抱着这样一种负有责任感的态度,慢慢地在这三尺讲台中实现自我价值,再到热爱学生,乃至与病魔抗争了将近十年仍坚持奋斗与这三尺讲台骨血相融。分不清这一辈子的奋斗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未完的教育事业。
在“教海拾贝”中,贾老师回忆了关于幼时以及自己从教以来的往事。其中问道:在沙漠中行走的快乐是什么?——简单。书中说道:我们教语文的,做好两件事足矣:第一,实实在在教学生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第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人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看到这里,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平时在上课时,似乎太注重PPT的运用,总是觉得没有PPT,这一节课就上不好。每一次上课,恨不能短短40分钟,让孩子把什么都学会,生怕漏了什么。结果通常是我累得筋疲力尽,孩子们一脸茫然,即使当时觉得效果挺好,但回头一检测,考得却不怎么样。如今看来,我没有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而是百科全书式的去“填鸭”,真是错误之极。
书中贾老师还提到: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何为“语文味”?原来就是在课堂中去讲“字、词、句、篇”,在课堂中去练“听、说、读、写”,朴实是教师教风的具体体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要把这作为我教学的“座右铭”,时刻警醒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
在这一章节中,贾老师明确提出:教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文”上下功夫。观摩语文课,要关注教师怎样驾驭课堂,怎样处理教材,如何启迪学生,如何设计教案。看到这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深地反思中:在平时备课时有没有下功夫?处理教材时,我的落脚点在哪?有没有落到实处?说实话,平时备课时,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教材的研究不深、处理不当,对于目标的设定以及落脚点在哪一片茫然。我带着这些疑问继续往下看,贾老师在后面的文章中,向我们详尽地展示了一些课堂片断以及完整的课堂实录,从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如:《爸爸的老师》课堂实录中,贾老师在理解词语“鞠躬”时,明确告诉学生,不需要解释,只需做这个动作,并且告诉学生鞠躬是咱东方人的礼仪。“鞠躬”的“躬”这个字,身体像个弓。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并理解这个词语了。看到这里,我茅塞顿开,这不就是对教材的处理,把落脚点落在了实处吗?同时内心也雀跃了一下,原来我也有和大师类似的教学方法啊!在教学《掌声》时,有“注视”一词,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并让全班同学注意这个同学有没有写错。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同学身上,这个词语就这样被同学们掌握了。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常常用这种方法,效果比学生对着词语解释背强数倍。带着雀跃的心情和求知的态度,我又仔细阅读了《我的发现》课堂实录,精心的教学设计丝丝入理,环环相扣,令我沉醉其中。突然,脑子里闪现出贾老师书中反复强调的“琅琅书声”四个字。在这堂课中,我看到了什么是“好好读书”,在学生读书时,贾老师一直以鼓励、表扬、做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认认真真读书,好好读书,踏踏实实读书,最后读好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就是学习良方,语文课就是要书声琅琅。回想我平时在教学时,读书就好像是为这堂课锦上添花般,认为只要同学们读对了就行了,从来没有把“好好读书,读好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看似一遍一遍地朗读,就是贾老师说的“花式表演”而已,根本没有注重教什么,怎么教。
我经常听身边的老师说作文难教,“无从下手”,大多数同学也说作文难写,“无从下笔”。从贾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中我见识到了大师风采,没有任何花哨,就是质朴地教语文。其实不是作文难教,而是我们自己的语文没有学好,老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说话、写作啰嗦、文不通字不顺等毛病很多很多,都被我们自我宽恕了。对比贾老师以及贾老师的课堂,我的标准尺度太宽。从当下起,也应自我严格要求起来。
书中感动人心的一幕幕也是让我难以忘怀。曲折的童年、艰辛的成长、病痛的折磨,始终没有击垮贾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坚持,对三尺讲台的热爱和坚守。
贾老师,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坚守一生,正如他所说:“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的生命早已与那三尺讲台骨血相融。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