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月曾经照古人 赠书暖心 一辈子的奋斗
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5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今月曾经照古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熊仕喜 发布日期:2023-10-11 11:45:17

□东至县至德小学 熊仕喜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这最明的月夜便是中秋了。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因时逢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仲秋节、八月节或月夕等。
  祭月与赏月是中秋佳节最重要的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随着社会的变迁,赏月渐渐重于祭月,许多文人墨客的名篇中都有咏月抒怀的佳句,依旧散发着旧时中秋的独特魅力。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咏月诗作的经典。“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用清新明丽的语言,婉转流畅的音节,把春江月夜的美、深挚动人的情和对人生的思索,都融入了诗情浓郁的意境之中。
  每逢中秋之夜,明月高悬,银辉洒地,此时的明月便成了游子思乡的慰藉,引得无数才子对月咏怀。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隐喻“悲欢离合”。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更是千古传唱。
  在这些睹月思乡的身影中,苏轼是最令人难忘的一个。中秋夜,月似银,饮而醉,怀子由。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之夜苏轼通宵欢饮,想念弟子由,填词一首《水调歌头》,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想象设问,展现中秋月宫的奇景,借自然界的现象来表现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成为历来中秋词中意境最高、流传最广的一首。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月亮一直是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然而,同是面对一轮明月,抒发的情怀却会因人而异,随境而变。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借吟咏秋月,赞扬了不怕挫折,经得起冷酷环境考验的人。“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这是杜甫避乱蜀中之作。诗人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而未寒,天高而气爽,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而初始的祭月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赏月却渐渐盛行起来。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苏轼诗句)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的节庆活动已蔚然成风。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的月光,一样的中秋节,因为有一首首动人的古诗词而愈发显得韵味悠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