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郢计划”点亮乡村星火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5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9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5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马郢计划”点亮乡村星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黄 慧 发布日期:2023-09-25 09:20:16

  编者按  2023年6月,省委书记韩俊来到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调研,实地了解乡村建设情况。次月,省委、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列。乡村如何振兴,马郢村给出了探索,本报记者近日走进马郢村和张岗村,寻找乡村振兴可复制的密码。

马郢小剧场交响音乐会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黄  慧
  “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这些在合肥市的高校,我们基本上已经上门跑完了。下一步就打算把脚步迈得大一点,周边城市的高校,甚至外省的高校,都上门对接一遍,争取为我们的乡村吸引和招揽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杜倩倩一边掰着手指比画着,一边示意着工作人员把今年的工作计划拿给记者看。三个小时后,她还将陪同接待合肥师范学院的到访团队,商量战略合作的具体事宜。
  杜倩倩,团长丰县委书记,截至今年9月,到岗才一年多。有过基层乡镇工作经验的她,前脚赴任,后脚就在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心有梦 就长丰”校企合作系列活动,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带着团队将合肥市的高校几乎走访个遍。“高校不仅是智库,也是最有活力、最有人气的地方,这些都是乡村振兴亟须的。从高校角度来说,乡村也是上好实践教育、锤炼人才的天然大课堂。”杜倩倩说,正是瞅准了这两点,团县委主动对接高校,为长丰县乡村源源不断地招揽人才,一茬茬有思想有闯劲的青年大学生涌进长丰县各个角落,给以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为典型的一众乡村注入无限动能。

40支“三下乡”团队16支去了马郢村
  “还真别说,他们的拔罐还真是管用!连续拔了三天,这胳膊抬起来明显轻松多了。”坐在自家场院里,马郢村村民胡大爷乐呵呵地给记者展示着日渐好转的胳膊。
  胡大爷口中的他们正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一根银针 一颗匠心”乡村振兴促进团。今年暑假,他们在马郢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按照分工一边开展各种主题的访谈调研,一边为村民们开展义诊,科普生活中的中医学常识,胡大爷胳膊上的顽疾就是在团队推拿拔罐的一番操作下有了明显好转。“来了好,来了好!他们来了,村子里都热闹多了。”胡大爷笑着说。
  的确,这个夏天,马郢村格外热闹,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三下乡”团队先后来到村里,爱心义诊、公益课堂、农产品设计、外墙美容等活动接连支棱起来,加上村里主打的乡村旅游,夏日的马郢村又“热”又“火”。
  “40支团队,总共420余人次,其中就有16支团队、247人去了马郢村”。杜倩倩说,对接高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来长丰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团队越来越多。仅是今年暑假,就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的40余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长丰县,在全县15个乡镇、社区开展“五彩假日”暑期小课堂、“情暖童心,筑梦远航”暑期小课堂等多类型爱心课堂活动共20余场,涵盖思政教育、科学科普、中医药文化宣讲、作业辅导、心理健康、防溺水等多项内容,惠及800余人。
  田间地头、村落场院,因有了青年大学生的身影而变得热闹。机关社区、服务大厅同样多了年轻的面孔、青春的活力。今年暑假以来,团县委结合长丰县自身的地域特色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整合辖区内部分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策划开展了“青春长丰·返乡筑梦”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6月初,活动通知一经发布,就有400多名长丰籍大学生报名,经过联系和筛查,最终共有165名大学生参与本次活动,其中包括13名“双一流”大学学生。经过统一岗前培训,他们分赴到全县各个乡镇的政务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各个岗位,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们常说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朋友的思想引领工作、做好实践育人,那么对于这些在外地读书的长丰籍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引领工作该怎么做?返家乡社会实践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杜倩倩说,2022年,该县首次启动该项活动,返乡大学生们在实践中走近和了解家乡、看到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对乡村振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也在岗位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用实际行动在长丰县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安徽环球文旅集团的行知学堂组织学生们在马郢村研学

瞄准需求的志愿服务唤醒马郢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青年。2015年以来,汇集来自高校、企业等社会各方志愿者数以千计的马郢村在全县最先“出圈”。短短几年,社区集体收入增长46倍,从2014年的2.15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1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2.8万元,实现了从省级重点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转变。年接待游客人数从零游客到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营收达4000万元。
  无山无水无景点的“三无”村为何能“出圈”?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钟宇回答道:“毫无疑问志愿精神是其发展的内核动力,没有这些志愿者就没有‘马郢计划’,也就没有马郢村的今天。”
  和大多数“空心村”一样,几年前的马郢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对于陌生人,他们大多持有“不开放”“不信任”的态度。
  “2015年暑期,村子来了第一位志愿者开办暑期公益课堂。可即便是免费的,有些家庭还是不让孩子来。”钟宇回忆说,“在村委的劝说下,家长松了口。上过几堂课之后,他们主动把孩子送了过来。也是从那时候起,村民们开始跟志愿者打交道。”
  留守女性是村里主力军,当志愿者走近她们时发现,她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为此,志愿者发起了“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项目,制订了一套涵盖通识、才艺和技能课程体系;招募本村的女性为召集人,连接志愿者与乡村,她们按需作为各小组成员。如今,她们能制作和讲解PPT幻灯片,还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店铺。
  123名乡村儿童多数为隔代教育。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丰富、更契合、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志愿者们整合了现有资源,围绕一个阵地、一套课程、一本成长手册,以提升孩子们的认知和综合素养。村里的每个角落都是课堂,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户外画画,一起装饰改造家园,带他们参赛办画展,培养马术骑手,还斩获团体个人双连冠。
  村里老人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陪伴、渴望交流,为此,志愿服务队创办了“安暖相伴助老”项目,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阵地,提供专项助老服务,组建老人兴趣小组,弘扬乡村敬老文化。
  以村民和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志愿服务,让每一位村民被看见、被尊重,村民也从最初的旁观者成为了参与者。这些志愿服务并不能给村子带来直接的效益,却直观地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让村民们认识、肯定并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正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当年我就是因为生存问题回村的,最早做一些游客的前期对接工作”。孙涛是马郢村村民,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只有右肢能够活动,曾在淮南市务工,2018年回村。“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我以前不愿意跟陌生人打交道,更别说是给别人做志愿服务了。如今,我却能跟别人滔滔不绝地讲村里的故事”。

志愿者变创客 马郢村实现了产业造血
  在马郢村的41家创客中,80%以上是从志愿者身份转变而来。
  在合肥师范学院工作的胡亮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马郢村淳朴自然的风情,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从来马郢当志愿者,到在这里扎下了根,创办工作坊,成立乡村美育社团,让陶艺从此入驻村中。2019年,在胡亮的“穿针引线”下,合肥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和长丰县政府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在马郢社区成立了知物柴烧公共艺术中心,建成安徽省第一家现代柴窑,目前已成为马郢社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曾为马郢村做拍摄志愿服务的石榴关闭了公司,卖掉城里唯一的房子,到马郢村开了一间“石榴的家”店铺,她说:“村里的生活让我觉得触手可及,我能够感受到我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之前在城市里一直很忙碌的状态。”
  吕世强大四那年来做艺术设计的志愿服务,毕业后在这里开了一家“乡村美学馆”,开展与乡村美育教育、乡村自然研学、乡村农耕体验相关的课程研发和乡村公共美化等业务。
  70多岁的邵羚生连续三年每周都来给小朋友上课。不会开车的他每次来到马郢村都要转好几次公交车,坐上城际大巴,然后到村口再走上20分钟才能到。后来邵羚生拿着自己的养老钱在马郢村租了个小院子,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小面馆,做着各种家常菜。
  “第一次来,耳目一新。第二次、第三次……来的次数越多,越能发现这里的与众不同”。王冰波,马郢声学馆主理人,也是合肥宏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的一天,受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义强的邀请,王冰波带领公司的志愿服务队来这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几趟跑下来,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网红村”。2022年,在钟宇和其他马郢创客的帮助下,王冰波在马郢村建了一家声学馆,开设相关科普课程,还开发了智能农特产品包装、音乐棒棒糖、智能夜灯、仿声系统、语音导览地图等多个语音产品。
  “志愿者——创客”的业态引入模式帮助马郢村建立了生态化的乡村运营体系,形成了种养殖、餐饮、住宿、研学、教育、电商、乡村体验、文创体验等多业态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圈。
  为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变成创客?
  “一方面,这些志愿者都是有乡土情怀的,他们喜欢这里。另一方面,通过多年的志愿服务,他们跟这里有了很深的联结,因为熟悉,更知道什么产业能在这里生根。”钟宇回答道。预计到2023年底,创客家数将突破60家,年接待游客和旅游营收将实现50%增长。

“马郢计划”为桥 城乡资源互换共享
  人才缺乏是乡村振兴突出的掣肘因素,马郢村的发展也不例外。最初的志愿者资源都是“杀熟”而来。
  “我经常在朋友圈发各种求助信息,卖农产品、招募人员、求资源对接等。”钟宇说,“我自己的朋友、同学、亲戚、朋友的朋友等,资源就这么‘滚雪球’式来的,来村子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2015年,在钟于、胡亮等人的共同发起下,“马郢计划”应运而生,以志愿服务架起城乡之间的桥梁,为乡村汇聚了人才,激活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动。“马郢计划”以志愿服务为精神内核,分为“助学”“助农”“助村”三个子计划,旨在通过在城乡之间架桥,实现城乡资源互换共享。
  胡亮说,虽然志愿服务活动很多,但马郢村的志愿服务是有门槛的。它不完全等同于做一件好事,也不是拉个横幅、拍个合影、竖个牌子等走过场式的志愿服务,而是为服务对象解决一个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大命题下的小问题,例如免费为村民拍照的志愿服务项目,其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村里的老人被关注的少,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志愿服务项目的承办机构,中心需要对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负责。志愿服务项目发起人应当主动配合中心的工作,完成实施项目必须打卡、资料收集、财务管理等,接受中心或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评估和监督。
  “成立志愿者服务中心重要的意义是‘去中心化’,引导不主导,过程中更侧重于赋能而不是替代,即在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中赋予他们成长的能力,促进他们提升能力越来越规范。”钟宇说。
  在“马郢计划”的资源库中,有志愿者、爱心企业、高校、政府部门、基金会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资源等。在项目具体执行中,根据需求,从资源库内找人、找钱、找资源。

“点亮计划”让振兴的种子落户张岗村
  这边,借力“马郢计划”发展起来的马郢村逐渐驶入快车道,那边,35千米外的长丰县张岗村也在摸索着前进。过去的这三个月里,因着“点亮计划”吸引来一波又一波关注。
  从“马郢计划”到“点亮计划”,点燃这把火的还是这群人——以胡亮、钟宇等为主心骨、有思想有闯劲的青年们。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早在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20年来,浙江省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经验正被全国更多地方学习和推广。
  2023年6月,安徽省委书记韩俊来到马郢村调研,实地了解乡村建设情况。乡村美学馆、石榴家……韩俊与乡村创客座谈交流。“当时,韩书记就说了,要总结推广‘马郢计划’,吸引志愿者、青年人才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让乡村旅游业态热起来、火起来、潮起来。”胡亮说。次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明确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争取全省到2027年建设1000个左右的精品示范村,在现有已建的省级中心村基础上,到2027年系统升级建设省级中心村总数达到1万个以上,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列。
  在这一背景下,“点亮计划”在长丰县左店镇左店社区北部的张岗村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张岗村点亮田园星火,通过共创,让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资源与乡村充分融合,让本地村民充分参与,激活乡村活力。”胡亮说。

从万马奔腾到家燕归巢 张岗村焕然一新
  然而,为什么是张岗村?全村仅有76户286人,常住户28户86人,其中50岁以上65人。规模小、人少、缺产业,这样的张岗村能成为第二个马郢村吗?这样的疑惑,一度也萦绕在杜倩倩的脑海里。
  “讲真的,乡村振兴有人才有希望。张岗村只是小小的村民组,能不能带得动,我们心里最初也是没底的。”回想起左店镇党委书记葛柏一行主动要求与马郢村对接时的场景,杜倩倩直言,大家都还只是抱着“先去看看”的心态。几日后,在团县委的组织和带领下,胡亮、钟宇,以及马郢村创客团队核心成员们来到了张岗村实地考察。
  “当时在村里转了一圈,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倒是村里的三间空房可以利用起来,打造成共创空间。”胡亮说。近年来,左店镇按照《长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宜居宜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要求,选择张岗村民组作为示范点,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于2022年启动宜居宜业示范点建设,2023年4月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基本完工,补齐了雨污水混流、燃气不通、路面坑洼等基础设施的短板,建设了张岗小屋、桃园微家、桃园茶馆等公共服务配套,这其中三间闲置的小屋走进大家的视野,被改造成“一席之地”,迈出了“点亮计划”的第一步。
  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在胡亮和团队的探索下,张岗村的更多面被挖掘出来。“如果说马郢村的主打IP是马,那么张岗村的主打IP就是燕子。”胡亮说,在民风淳朴的张岗村,几乎家家都有燕子窝,善良的村民们有的在燕子窝下安装了接粪板,有的则为燕子留门,方便寻食的燕子随时进出,“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导致这样的现象可不多见。燕子来筑巢,说明这里自然环境好,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这种乡村归属感正是城里人最缺乏的”。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安徽大学的学生团队们及时跟进,一整个7月,他们走村串户,用镜头记录这里的村民及他们的生活:屋前摇蒲扇纳凉的老人们,恣意奔跑在乡间田野的孩子们……17位老人,13个孩童,1名青年,细心的大学生们将他们悉数捕捉,制成张岗村的第一份燕报《乡村杂志》。“这是一本本土杂志,是一份属于张岗的影像档案,这些乡间美好唤醒更多人心底对乡土的向往。”团队成员蒲艺方说。
  在桃源茶馆门前的一面墙上,绘制了许多精美的图案,一棵硕大的桃树、几个顽童,三两条迎客天下的标语,与一旁的《村规民约》相得益彰。“别看它只有一百多字,我们整整调研了近一个月,前后写了四五稿,最后才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完稿的”。陈奕凡,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这个暑假通过报名镇里的返乡实践岗来到了张岗村。点亮计划实施后,她跟着团队一起上门调研并完成张岗村《村规民约》的撰写。“这个过程,让我越发的喜欢这里,燕子筑巢、乡村美容、勤俭持家……这些淳朴的民风都被我们写进了《村规民约》”。陈奕凡说,它是对张岗村现有精神文明的提炼,更是张岗村人人践行的精神准则,在后来的各项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主动地参与其中,大家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改造一席之地时,村里的胡大爷会主动过来搭把手;举办完活动,也会有村民主动留下来帮忙收拾桌椅、打扫卫生等”。
  两个多月里,在县文明办、团县委及左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汇集了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大学、池州学院、亳州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国际商务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九所高校社会实践团队的力量和资源,一点点地点亮了张岗村。其间成功举办了乡村音乐会、乡村夏季村晚、乡风文明档案展、村民肖像展等并撰稿乡村本土杂志;设计改造了青年共创空间(一席之地)、乡村美术馆(晓花姐姐乡村美术馆)、农家小店(玉米爷爷小卖部);打造了同心玉米特色产业品牌,在一次次活动中增强了村民们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携手打造和美乡村。
  “前段时间,团队赴江浙一带参观学习,那边乡村治理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很多提法、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也让我们坚定了当前点亮张岗村的思路。”胡亮说,关于张岗村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大家还在探索更多可能,朝着“三年点亮100个村子”的目标去努力。

精准对接“青力量”激活乡村振兴内驱力
  无论是马郢村,还是张岗村,随处可见敢想敢为的大学生身影。池州学院大数据专业学生胡成智就是其中一员。家住张岗村邻近村落的他,不仅自己参与了“点亮计划”,还从学校组织了一支九个人的“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村里,大家办起了暑托班,辅导村里孩子们的作业,也教他们排练“村晚”上的歌舞节目。
  “每个人收获都很大,有的同学对乡村有了全新的认识,说明年还来。有的同学一开始不敢单独与村民沟通,现在可以从容地交流。”憨憨的胡成智笑着说,“不怕你们笑话,我都想好了,等回到学校,我就去找校团委帮忙,明年把学校里更多长丰籍大学生组织到一起,都喊到我们村里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像胡成智这样在乡村找到可为之处的大学生们还有很多,于他们而言,这个暑假是收获满满的。“以往暑期社会实践,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来了之后,想干什么,我们就创造什么样的条件,盲目又随意,实践效果并不好”。左店镇团委书记徐小乐说,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以及全县返家乡岗位实践的开展,乡镇共青团与高校、与大学生之前都有了充分的了解,大家带着需求清单,对接实践项目,不仅可以精准地联系场地,还可以提前做好服务,保证实践活动效果。“像‘点亮计划’,在充分链接资源的基础上,不仅实打实地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大学生们也得到真正的锻炼”。
  在这场“点亮计划”里,被点亮的除了乡村,还有各级团组织、青年创客,以及那些主动拥抱乡村的大学生们。

胡亮(左三)为合肥市副市长赵明(左二)、合肥师范学院院长方东玲(左一)介绍“点亮计划”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