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醉人的“翠荫山”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浩宇 发布日期:2023-09-18 07:28:29 |
□绩溪中学高二(2)班 胡浩宇 辅导教师 王光静
不用刻意寻找,只需循着淡淡的墨香,就能在蜿蜒的小巷中找到那扇古朴的朱红大门,门头破旧的匾额上,墨迹依稀可辨——“翠荫山”。
庭院陈满盆景,奇松异柏列坐其中;院中卧一小土堆,一棵树立于其中。花竹满园,四时生趣,小院之中自有天地山川,古书斋雅号“翠荫山”。
一缸墨池为这满园苍翠添一抹文采,盆景一旦定型就不会改变形状,笔一旦出纸就会留下永远的痕迹。时间在这座院子中显得粘稠,不管外面多么蹉跎,有一个少年曾在这里泼墨朝阳,临风书雪。
记忆中冬天的“翠荫山”很冷,而我们却依然来上书法课。砚台里的墨汁都覆上一层薄冰,老师就会拿一瓶白酒,笑呵呵地在每个孩子的砚台里倒上几滴:“这样就不会结冰了,你们就放心写吧。”窗外,北风呼啸;屋内,我们,墨香阵阵,我们的字在那一刻,仿佛有了大唐余韵。
在“翠荫山”,每个放置纸张的地方都有老师亲手写的“敬惜字纸”的便条。浪费纸张在“翠荫山”是严厉禁止的,然而年幼不懂事的我,总喜欢在纸上信笔涂鸦,然后向师兄师姐们展示自己的“狂草”,这样浪费纸张的事还是让师傅知道,他撕碎了我的作品,让我面壁思过,当时我的内心十分抗拒,直到某次看到老师写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纸就像未曾谋面的神明,是为天地之礼、生命之敬,笔墨纸砚都有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们吧”。
在“翠荫山”,我不仅学习书法,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时至今日,手中的毛笔早已换成了0.5毫米的中性笔,墨色勾勒的眉峰也已被岁月折弯,冬去春来,人间的四季轮回一番又一番。我已经多久没回“翠荫山”,多久没有接受笔墨的洗礼?每天奔波于两点一线,在单调的生活中没有发出一声纯净的笑声。一天,循着那条熟悉的路,我又一次走进了“翠荫山”。
记忆的碎片散落一地,我却找不到一丝熟悉。这里的盆景已稀疏,院中的那棵树据说差点没撑过一场夏日的雷雨。我试着把那些碎片拾起,企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自己。“写几个字吧。”老师的一句话打破了我的沉默。
提笔的那一刻,我便入了戏。
我看到自己曾擎笔疾书的姿势,曾经那个孩童,以江河为砚,以日月为笔,在缱绻的帛纸上勾调峥嵘岁月。这里没有变,一切都没有变。墨里面没有酒,而我已微醉。
总有一片海,无论过了多久你都会记着它的浩瀚与包容;总有一座山,山上的每一棵树都曾在你的梦里出现,这座山让你忘记岁月、忘记悲欢,你就像它的一抔黄土血脉相融,永不分开。
有一天,我或许会走得很远,但只要随着淡淡的墨香牵引,我永远不会迷路。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