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在社会大课堂受教育 长才干 作贡献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沈章梅 发布日期:2023-09-18 07:31:01 |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沈章梅
“我们中队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志愿服务,大家走进南湖春城小区,向居民们科普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们去了家门口的消防救援站,在那里上了一堂不同于以往的安全教育课”“我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合肥市第十五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拿到二等奖和三等奖”……开学已有半个月,但对于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的学生们而言,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仿佛并未走远,在新学期的趣味分享环节上,各个少先队中队队员们纷纷分享了假期里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一次体验。
化身宣传员 助力垃圾分类成文明新风尚
为加强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8月7日下午,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八(7)中队的八位学生在该校教师陈青和南艳湖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南湖春城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一发起,就有很多学生踊跃参与,可以说是光速组队。”队长许存荣回忆道。队员胡雨晨附和道:“当时听说有这样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就一口答应了。宣传垃圾分类就是宣传城市文明,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竭尽全力为城市文明作贡献。”
活动当天,学生们穿着统一的班服,跟随指导老师一起来到目的地——南湖春城小区。活动正式开始前,学生们先学习了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的区别,随后学生们分为两组,对小区的居民进行知识宣传。大家干劲十足,在遇到居民提出的问题不懂时,主动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宣传中遇到的疑问。
活动中,有些居民还不太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的区别,学生们通过宣传手册和现场指导,就两者的概念和区别向居民们做了详细的解释,强调垃圾从源头减量及分类处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居民们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并养成习惯,共同践行垃圾分类。
本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学生们感悟到垃圾分类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的新时尚。
![]() 宣传员们活动合影
走进消防站 零距离体验中筑牢安全意识
“当时正是天最热的时候,人光是站在那里都会大汗淋漓,消防员们出火警时还要全副武装,一套防护服,将近30千克,真的不容易!”分享会上,该校七(12)中队学生黎宇宸回忆道。
为了加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牢固树立消防安全理念,8月11日,该校七(12)中队的学生们走进合肥市包河区消防特勤大队三站,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亲身体验消防员的日常训练,感受他们的辛劳和神圣使命。
一走进消防车库,地面一尘不染。消防车辆全部停放在一条水平线上,从侧面看,还以为整个车库只有一辆消防车。消防员表示,只要不出警,锻炼身体之余,他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把“战斗伙伴”们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在张队长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消防车,了解了车内各类救援器材的名称、用途及操作流程。其中最让大家开眼界的当数合肥市唯一的一辆可以在隧道进行地下救援的战斗装备,小小的身躯有着大大的能量,整车最大允许负载40吨,配备了消防泵、消防炮,可以真正实现隧道下全方位、无死角的救援。
随后,学生们还穿上了消防员的救援专用装备。整套专用灭火防护服装重达近30千克,学生们一边体验一边感慨,消防员们是在拿生命守护人民的安全。
消防射流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体验项目。这种通过消防水枪喷射出来的高压水流,一般都要两三个消防员才能稳稳地抱住,要快速移动,又能精准救援,真是一门技术活。当消防水枪在太阳的折射下喷出“彩虹”时,学生们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大家对消防救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多了一份理解和敬佩。
同样是安全教育,8月16日,该校八(7)中队联合习友居委会文明实践站开展“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增强防火减灾能力”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防震安全意识以及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 七(12)中队走进合肥市包河区消防特勤大队三站
![]() 八(7)中队开展“防灾减灾”暑期综合实践活动
市赛显身手 “海恒小将”以赛促学展风采
7月15日至16日,由合肥市科协、合肥市教育局举办的合肥市第十五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成功开赛。经过激烈角逐,该校参赛学子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比赛,能顺利完成比赛并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据团队指导老师介绍,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成长和锤炼。据其介绍,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组队时间短,训练时间有限,他们得在两个星期的时间中去设计和编程机器人,时间紧迫。此外,因为第一次参赛,比赛经验缺乏。好在这些困难并没有消磨他们的斗志和激情,赛场中他们不畏强手,沉着应对,出色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对于学生们来说,奖项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更是对他们付出努力的认可。”指导老师说。
据悉,机器人竞赛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竞赛全过程,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发展。
科技点亮生活,创新助力梦想。下一步,该校将继续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传播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助力更多学生在更广阔的赛台上锻炼自我,为校争光。
![]() “海恒小将”们在机器人比赛现场沉着应对
校长点评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刘亮荣
青春携梦行 实践伴成长
自办学以来,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秉承“多彩发展,智慧人生”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之外,广搭各类社会实践平台,在活动中展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
学校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每年寒暑假,专门研制详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学校党支部指导学校德育部门,围绕“青春携梦行,实践伴成长”的活动主题制订实践方案,得到各班级的积极响应,各班级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坚持保障安全、就近就便、力所能及、务求实效的原则,精心指导学生选择参与“书海拾贝,品读青春”“志愿服务,挥洒青春”“感恩父母,共谱青春”“成长旅程,感悟青春”“社会调研,添彩青春”等五个模块的实践活动。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门、家门,走进广阔天地,培养良好品德,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也使得全体学生在生活中锻炼、感悟,在践行中学习、成长!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