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学思践悟走在前奋勇争先担使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韩 琼 发布日期:2023-09-15 11:06:34 |
□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团委书记 韩 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五大”要求、践行“六破六立”,省发展改革委打造“发改青年学”“发改青年说”“发改青年行”三大品牌活动,带领青年强化理论武装,服务中心大局,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更好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贡献发改青春力量。
一、组织发改青年学,在学习中凝聚奋进力量
坚持围绕重点学。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批示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 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坚持创新方式学。创新探索“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心得分享”“线下+线上”联动形式,增添学习的及时性、灵活性和趣味度,实现理念互动、观点互促、经验互学、交流互进,定期通过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展示青年学习成果,坚持“以赛促学”,激发全委青年的学习热情,推进主题教育在青年中走深走实。
坚持知行合一学。强化团员青年在实践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出一批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让调研成果落地转化为政策,更好服务“三地一区”和“七个强省”建设。开展“向实践聚焦,为发展聚力,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青年党(团)员调研实践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二、组织发改青年说,在交流中促进能力提升
讲故事,让理论入脑入心。推出11期“学习二十大?青春心向党”系列访谈活动,每期安排4至6位青年,采取“主持人+受访者”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们坚持用故事、例子来阐释理论、解释观点,把语言“软化”,让文章更具可读性、更有看点。
说思路,让工作出新出彩。“发改青年说”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例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期里,青年们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说到如何抓住机遇,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在“扩大有效投资”这一期里,说到要以“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责任感、“拖不得”的紧迫感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谈举措,让工作落实落细。举办“发展改革青年论坛”,成为谋划研究、思想碰撞、能力提升的重要工作平台。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从加强机关党建、区域经济协调、十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等多个角度、多个维度选题,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为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汇聚发改青春力量。
三、组织发改青年行,在践行中体悟使命担当
走出去,深入基层一线。“发改青年行”在“发改青年说”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走出去”,走到基层、园区、项目现场等交流互促。5月19日至20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团员青年赴阜南县王家坝镇开展“循足迹、学思想、重实践、办实事”主题团日活动,先后参观了王家坝闸、红亮箱包厂、西田坡庄台等,深刻领会“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
强服务,为企纾困解难。“发改青年行”之走进阳光电源活动中,青年干部们深入产业园,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与企业人员、专家开展互动交流。相关业务处室青年就企业提出的优化人才分类和认定标准、加强产能要素保障、完善产业政策等进行政策解答。“发改青年行”引导党团员“两敢两创”,努力打造一支“懂企业、懂经济、会服务”的青年队伍。
能落实,强化本领担当。“发改青年行”之阜南行中,青年干部针对阜南县提出的13个方面的20个问题进行现场“一对一”解答,落实好“为民办实事”;在“发改青年行”走进阳光电源中,青年干部针对阳光电源提出的8个问题持续跟踪落实,落实好“为企优环境”。“发改青年行”形成学习调研、跟踪落实、提升工作的闭环,真正实现学思践悟。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