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庞艳红:扎根乡村 电商助农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3-09-15 11:00:43 |
庞艳红,太和县粮道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5年,庞艳红开始尝试通过淘宝网销售当地的豌豆角,豌豆在皖北农村是一种很普通的时令蔬菜,几乎每家每户都种。通常农户都要等它成熟之后,晒干去壳卖里面的豌豆子,能卖八九角一斤。但庞艳红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销售新鲜的豌豆角,带壳收购价格是两元一斤。
庞艳红所在村曾有家农户,家里种了半亩地的豌豆,如果按着传统方式晒干之后卖里面的豌豆子,只能卖200多元钱。但是他把新鲜的豌豆角摘下来在庞艳红这里卖了1000元。这半亩地的豌豆就直接帮他增收了800元。庞艳红当年一个月共计销售豌豆1.6万多斤,每天从农户地里收购回来的都是当天就发出去,供不应求,帮当地农户增收3万多元。
这次豌豆的试运营给了庞艳红一个坚定的信心,他相信未来只有“拥抱”互联网才能让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于是成立了李兴镇艳红家庭农场。
从2015年返乡创业到2018年,庞艳红用了三年的时间,把家庭农场的销售额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做到了年销售额三百多万元,这其中有80%的农产品都是从当地农户收购过来的。2019年,他又在太和县李兴镇昝寨村成立了太和县粮道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晾晒场以及生产储存车间。他采用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与当地两家种植合作社深入合作,带动当地28家农户参与到定量种植的合作当中,每年帮助每户增加收入3000多元。同时,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过程中,公司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为6家农户提供长期工作岗位。2019年,庞艳红参加阜阳市第二届青年扶贫创业大赛并获第二名。
2020年,庞艳红和妈妈一起运营了一个抖音账号(庞大妈),销售当地的产品1000多万元,其中70%是采购当地农户种植的农产品。同年,他参加安徽省首届电商直播大赛并获第二名。2021年,他被安徽农业大学授予“最美乡村大学生”称号。
2023年,庞艳红被推选为太和县第一届太和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他带领更多的电商企业加入到农村电商的队伍当中,发起共享电商、共享仓储的电商新模式,通过电商为当地企业赋能,为当地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仓储快递服务,对接达人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和农户进入电商行业的门槛,帮助当地企业和农户实现快速发展。
![]() 庞艳红(中)对接直播销售农户种植的羊肚菌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徐徐整理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