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陈月萍:请叫我“陈老师”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思佳 发布日期:2023-09-13 12:05:48 |
□本报记者 沈思佳 ![]()
陈月萍(中)带着学生们一起包粽子
自2007年从企业高管岗位引进以来,陈月萍老师一直扎根教学一线,跨界转行,从企业高管到职校老师;跨轶破茧,从外聘教师到专业领军人物;跨“班”并进,从带班级到带班子。这些年,无论身着哪种“工装”,她都一心挚情着职教事业,挚守着三尺讲台,挚念着建工学子。
没有“陈总” 叫我陈老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发现陈月萍老师团队的办公室很多个夜晚都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对于陈老师和她的团队来说已经成为了日常。企业里的同事本都以为“陈总”到学校是来“图清闲”的,看到她到学校后的工作时长和强度甚至是原来在企业时的好几倍,也都从“嫉妒”变成了由衷的钦佩。
2007年之前,陈月萍早已是房地产行业的行家里手,因为业务知识扎实,受邀到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外聘兼职教师。这是她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这里她不再是“陈总”,讲台上她是陈老师。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她的教学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和学校领导的首肯。此时的建筑工程系急需专业人才,早已热爱上教书育人的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老本行”,2008年,陈月萍作为紧缺人才,被正式引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担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教学资源奇缺、教师人数不足,教学只能勉强运行,教师们全年无休,走马上任后,发现她这个教研室主任要面对和解决的不光是图纸上的问号和学生们的疑惑,还有学校里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陈月萍主动扛起专业建设的重任,发挥自己在安庆本地建筑企业的资源优势,向学校申请多方聘请本地优秀的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来校授课,既解决了师资问题,又让学生了解了实践知识。
进入学校以来,凭借自己在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陈月萍创新了“一套图纸进,一套图纸出”,用图纸贯穿教学全过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主持研发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入浅出地让高职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理论和知识。她领着团队老师在“做中教”,指导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对接本地建筑施工单位,组织团队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研讨,架起校企互通的桥梁。
大男孩们真的不好管
班级里有两个男生经常旷课到网吧上网,陈月萍连续两周晚上到学校周边的网吧去找他们,找到人后陈老师并不批评,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看着他们、陪着他们,无声的行动感化了两个男生,不仅不再逃课上网,更顺利专升本,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
建筑工程学院90%是男生,“说实话,一群大男孩真的不好管理”,在辅导员会议上,陈月萍常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颗宽容无私的心,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
陈老师办公桌左侧抽屉里有一个“谈心本”,是师生吐露真情的地方,闲暇时她就拿出来看看,静静地享受着学生们蜕变的过程。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
有一年中秋节,陈月萍正在老家潜山县和母亲一同过节,突然接到电话,一位男生被开水烫伤,她立即放下筷子,拨打120将学生送进医院,自己也以最快的速度坐上出租车赶到医院并垫付了所有医药费。
成为老师以来,陈月萍送走了一届届的学生,也送上了一份份的爱心,像妈妈一样嘘寒问暖,像朋友一样谈心聊天。
外谋资源 内强硬件
“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面对建筑类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陈月萍清醒地认识到关门办学、故步自封,一定培养不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人才,为此,她主动寻求校企合作之路。
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训基地、围绕乡村振兴老旧民居改造等项目开展乡村振兴活动、与其他五所职校构建研究共同体……
近年来,学生获“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40人,通过率为92%;获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获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金奖1项;参与技术创新项目11项,学生就业率、对口结业率、本地就业率逐年提升。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0岁,青年教师们有学历无经历,如何提升教学水平,如何打造“绿色通道”培养团队引领成长,这是陈月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陈月萍的带领下,建筑工程学院形成多学科教师学术团队,每个教师既有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又能充分享用其他教师的教学成果,根据不同教师量身打造,帮助他们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使团队成员各尽其才,用科研助推教学。
近年来,陈月萍团队有2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7人获省级教坛新秀,3 人被评为安庆市优秀教师,1 名教师在援疆工作中业绩突出被评为新疆和田地区优秀援疆干部和“优秀支教教师”,1人获校级教学之星。
领导点评
陈月萍教授从企业到讲坛,是跨界转行的践行者,是职教领域的追梦人,她的转行经历可谓跨界转型的典范。从企业高管到职教老师,她放弃了高薪职位、跨越了行业的壁垒,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讲坛。从外聘教师到专业领军人物,她带领自己的团队一路突破,不断进取、永不停歇,积极投身到职教事业中;她不畏困难,跨越了茧壳,成为了业界翘楚,以自己的实力和才华彰显职教风采。
在三尺讲台上,她怀揣着满满的热情和热爱,一次次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她带着她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她致力于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地方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攻坚克难屡创佳绩。
她用坚实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以卓越的教学成果和优秀的师德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秉持着信仰与理想,无论在哪种“工装”下都保持着对职教事业的热爱。她是职教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童宏葵
学生印象
陈月萍老师的课堂氛围总是令人充满能量,充满自信。她不仅传授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她给予我们正能量和自信心。她总能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懂得在建筑工程领域努力追求卓越。陈老师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专家,更是一位耐心倾听、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喜爱她,因为她让我们感受到她对我们的真诚关怀和支持。
□202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班 李云申
陈月萍老师每次进入课堂,都充满活力和自信,总能够引起我们的浓厚兴趣。陈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富有条理,她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讲解,将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技术背后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通过她的引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工程技术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2022级工程造价专业(2)班 王佳雄
陈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我们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她总是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她会分享她丰富的行业经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装饰技术的实际运用。
□2022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2)班 韩 春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