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董凤侠:心之所向 不负耕耘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婷 张秀礼等 发布日期:2023-08-16 09:53:03 |
“新时代的接班人,铮铮誓言高入云,我们要优良传统大发扬,努力学习当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建设祖国是栋梁……”静静的午后,校园一角传来清脆的快板声。只见一位面容清秀的老师,盈盈立于绿草地上,眼神明亮,手执快板,随着快板有节奏地开合,铿锵有力的声音高低起落。这是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中心学校第十届文化艺术节期间,该校教师董凤侠利用午休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的长廊里排练快板的一幕。
董凤侠是语文课教师,自工作以来,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集坚毅与亲切于一身,深受学生的欢迎。
心向往之 行必所至
2015年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淳朴故土的眷恋、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董凤侠成了一名乡村特岗教师。
师者,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站在三尺讲台上,董凤侠用微笑和学生们沟通,消融他们心中的陌生和胆怯。班里有个学生,因为家庭情况特殊,对学习不感兴趣,一直想辍学外出打工。董凤侠便利用课余找他谈心、交流,还利用放学时间,去这个学生家里家访,跟家长沟通交流,转变家长知识无用论的观念,形成家校合力。同时,不厌其烦地教他如何认读拼音,攻克拼音关,提高识字量,提升阅读能力。慢慢地,这个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也提高了。还有班里性格十分内向的张同学(化名),董凤侠经常鼓励他多多发言,树立信心,经过一番努力指导,提高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董老师就像我们的好朋友,简陋的课桌前,总能看到她批改作业的身影,她很懂我们,她的课真的很有意思。”八年级学生张奥开心地说。
课上,董凤侠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融洽的课堂气氛中,让班里的学生们慢慢地爱上了语文课。
董凤侠鼓励学生的一幕幕、一点点,都润物无声地烙在学生们的心中。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育人的岗位上,董凤侠脚踏实地地工作,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了坚持、勤奋、严谨、关爱、无私的教育历程。
董凤侠做事有一股坚持不懈的韧劲儿,对工作的全情投入和严谨的态度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她不但教授语文、地理课,还是学校的宣传员、少先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等,身兼数职的她依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工作;参加各类比赛,从一开始的区级优秀奖到后来的一等奖,通过不断努力还成为颍东区微宣讲员,多次在市、区、乡镇(街道)、学校等进行《民法典》“防溺水”理论宣讲,她的这种积极进取的拼劲也深深感染着学生,她所教的学生身上散发着拼劲、韧劲和新时代青少年该有的朝气。
坚守初心 从心而行
为了激励学生乐学好学,董凤侠不断探索创新,班级里几乎每周都有活动,围绕课本开展课本剧表演、主题故事会等。有了活动,学生们之间的互动更多了,当家长看到孩子开开心心去上学,回家后不停地说着班级里的趣事,感到无比的满足。
董凤侠常常说,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她也成长了很多。她的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备课从最初的模仿到创造,从抄写到有自己的思考;教学从刚开始只考虑教法到逐渐研究学法,孜孜不倦地学习,埋头苦干地工作,终于使她的业务能力和基本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参加省教育厅开展的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练兵暨第四届“教坛新星”遴选比赛时,她通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由区里到市里,再被推到省里参加比赛,有压力的同时她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白天在校正常教学之余,晚上回到家里照顾年幼孩子的同时还要认真备课,每天要到很晚才能休息。为了节省时间走起路来总是一阵小跑,吃起饭来“狼吞虎咽”……星光不问赶路人,日夜的努力拼搏,她终于获安徽省“教坛新星”称号。
区人大代表、安徽省教坛新星、颍东好人、颍东区优秀宣讲员……诸多的荣誉下,董凤侠还有一个身份:军嫂。军嫂,听起来很光鲜、很神圣。可是,选择了当军嫂,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与奉献。爱人是现役军人,兼顾不了家庭,董凤侠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她柔弱的肩上。可再累,董凤侠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有因为家庭而耽误学生一节课。
时光有故事,微光有力量。教书育人的路上留下董凤侠的坚实脚印,她用真诚和朴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漫漫旅途中,她愿心守一抹暖阳,用爱点燃乡村学子的梦想。
□本版稿件由蒋婷、张秀礼、刘胜梅、李晓梅,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