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安庆市:本土“红色资源”助推学科思政建设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亚东 徐嘉 发布日期:2023-08-16 09:55:28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地方课程中的本土红色资源在思政学科中如何融会贯通,用地方红色文化艺术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安庆市有效拓宽思政教学模式,打造学科思政,以红色文化为突破口融合学科知识技能探索学科思政建设的研究。 以本土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
安庆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安徽最早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安庆的红色革命基因已浸润了百余年。扎根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除了革命英烈的爱国英魂,更有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是拿来就能用的典型红色人物事例。
在迎江区华中路第三小学,该校用“思政+艺术”的方式上好“大思政课”,以此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2年《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在全国大火,剧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陈独秀就是安庆人,在美术思政课上如何讲述这段党史,如何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认识到这段辉煌的建党过程?
走进该校的课堂上,任课教师正在让学生们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觉醒年代》中的历史人物。一名美术教师表示,这些用卡通美术手段塑造出来的革命先辈形象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这些Q版的历史人物造型搭配电视剧中朗朗上口的金句摘抄,制作成一幅幅美术作品,学生们很快就能通过这节有趣的美术思政课了解到那段惊心动魄又让人激动万分的建党历史,比单独讲党史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用画漫画的形式来学党史,以美术为载体,以红色资源为素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种下真理的种子,这就是迎江区对学科思政的尝试。
每年的烈士纪念日等重要红色节日,该校美术组用版画拓印和思政主题进行融合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融入课堂的教书育人全过程。
在实际授课中,教师从陈延年和陈乔年这对安庆籍兄弟的革命故事入手,以网络搜集到的照片为创作素材,用黑白木刻版画的形式既完成版画的拓印教学,在画、刻、印的版画创作过程中,学生们重温了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从中汲取了自强不息的红色力量,这就是美术课的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同学们,大家知道安庆籍的烈士有多少吗?”在迎江区龙狮中心小学举办的今年该区新学期首场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中,安庆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红塔”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应邀走进该校,为学生们讲述安庆籍烈士革命事迹,让仁人志士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活动中,志愿者们给学生们发放了写有安庆籍烈士名言名句的书签,讲解员程芳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丰富的视频图片资料,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陈延年、陈乔年、童长荣等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学生们还热情演唱了红色歌曲《万疆》,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
“今天的红色课堂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陈乔年烈士的那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龙狮中心小学五(1)班学生袁航说,“我将和我的同学们一起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学生在看着展板听老师介绍
“行走的思政课”赋能思政学科新活力
传统思政课堂以教室为主阵地,以教师语言讲解为主要授课模式,安庆市各中小学通过组织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电影进校园、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艺术馆的思政课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和红色主题绘画展览探索和创新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深入人心。
在时代主题鲜明的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前,学生们一边听着老师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一边填写着美育思政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表,写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样一节美术馆或者博物馆里面的美术思政课,走出教室,来到展览现场,并依托作品中的红色主题讲述一段段红色历史和革命先烈事迹,让学生们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祖国的欣欣向荣。
这是该区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一种新模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
“1927年12月,汪增禄等人因叛徒告密被俘。汪增禄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1930年冬被秘密杀害于安庆快马塘监狱……”这是今年清明节前夕,在怀宁县江镇镇新联村汪洼山上汪增禄烈士墓前上的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赓续红色文化,铭记革命历史,怀宁县江镇中心学校组织全体党员以及少先队员代表来到汪增禄烈士墓,追寻英雄足迹,倾听革命故事。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碑前,师生一行瞻仰默哀、敬献花环、绕行碑文,以表哀思。
“今天我们在烈士墓前了解了烈士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勤奋学习,以实际行动告慰烈士忠魂,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做合格的少先队员。”江镇中心学校学生陈雨轩说。
该市罗汉初级中学、王河镇中心学校和卫民初级中学等中学先后组织师生到梅城起义会议旧址、薛家岗文化遗址、张恨水故居等开展大型远足活动。卫民初中校长储著南表示:“这次师生远足行程超过30千米,大家既收获了沿途的风景,也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懂得了要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创造更美的‘风景’。”
潜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敬忠表示,潜山市教育系统已将“激活‘红色引擎’,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今年教育局党委书记“书记项目”。下一步,该市中小学校将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清明节、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做到全体教师和青少年学生全覆盖,引导全体教育人将红色基因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实践。
少先队员代表在烈士墓碑前敬礼
在打造馆校合作中探索育人新模式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安庆市各中小学以红色资源滋养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团中用好红色本土资源融思政于艺术创作、寓艺术于思政教育之中,使师生们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和感召,配合学校常规举办的活动,如黑板报、书画橱窗、校园文化墙等,打造学校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在迎江区,创新的社团活动融合思政教学,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自我参与、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中小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近年来,安庆市各校立足“思政工作室”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探索,除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还积极对接安庆博物馆、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安庆烈士陵园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外,还多次邀请烈士后代、退役军人、抗疫医生、各类场馆宣讲志愿者等走进校园,向广大团员、少先队员面对面讲述党史、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红色理想,立志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安庆博物馆紧跟形势,借助网络平台让文物“活”起来、让思政教育“火”起来,结合馆藏资源,拍摄制作了多部红色视频,将课堂搬上“云端”,让思政教育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赓续传承。
“这件灰黄色毛裤,别瞧它缝缝补补很不起眼,它可是一件重要的革命文物……”通过安庆市广播电视台王牌栏目《天天直播》,安庆博物馆馆长王红星给广大观众介绍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黄镇将军的一件旧毛裤。
视频全方位多角度让观众看到了平日展柜中很难看到的细节,形象直观、鲜活生动。视频上网,流传更广,方便群众反复观看、学习。
据了解,“云课堂”是安庆博物馆开展思政教育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在安庆市收藏家讲述“陈延年、陈乔年”故事的讲座上,除了博物馆现场的近300名学生观众,还有通过安庆博物馆的微信、微博和抖音直播平台,集中收看这一讲座的,大家不时和老师留言互动,气氛活跃而融洽。“云课堂”一度吸引近4000人次观看。
红领巾讲解员正在为观众介绍安庆地方党史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丁亚东、通讯员徐嘉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