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走进乡村 历练成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3-08-11 11:24:15 |
团队名称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 实践类别 志愿关爱
今年暑期,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志愿者组成七支队伍,奔赴六安市孙岗镇、定远县、长丰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实践团参观了六安市孙岗镇烈士陵园、长丰县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主动成为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弘扬者、践行者。
7月1日,实践团与长丰县罗塘乡徐庙社区党支部共同开展了“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徐庙社区的老党员们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用“最鲜活的教材”给实践团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实践团还通过开展座谈交流、入户走访、征询意见等方式,在长丰县朱巷镇、罗塘乡开展居民调研,了解新农村建设成果,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大家跟当地居民说安全、谈防范,讲解防溺水政策、网络安全入户、安全用电等知识,助力基层治理。前往长丰县樊祠村的成员们彰显青年担当,主动修补村里文化宣传墙上的破损字画,拔除马路边的杂草,获得村民们的称赞。
在六安市孙岗镇西瓜种植大棚、定远县友爱村黄桃园基地,实践团助农采摘、助农创收,流下劳动的汗水,收获丰收的喜悦,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学习、领悟劳动精神。
实践团还采访了长丰县朱巷镇非物质文化大鼓书传承人倪国民,了解到大鼓书的发展历程。在倪国民的击鼓声与唱词中,深刻感悟大鼓书非遗文化背后的工匠精神和传承责任。实践团还参观了长丰县科技馆,通过互动体验、实验探究等方式探索科技奥秘,找寻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前往六安市孙岗镇的实践团给当地的孩子们送去了文具礼包和关爱,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实践团还走进敬老院,与老人们手牵手唠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杂物等,为老人们送去欢乐,传递“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活动结束后,各团队积极总结经验,为活动画下圆满句号。从城市到乡村,从绿野到青川,各实践团走进村庄、走进人家、走进田地,主动融入地方需要,在实践中收获,在历练中成长,感受乡村发展的魅力,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
走进敬老院
交流
感悟 在三天的实践中,我参观并清扫了孙岗镇烈士陵园,学习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对孙岗镇周边居民进行入户走访,围绕用气安全、防溺水、反电信诈骗、食品安全等知识进行了宣传,慰问留守儿童并深入敬老院。
在西瓜种植大棚里,我们采摘西瓜,体验其中艰辛与丰收喜悦,并帮助瓜农叫卖,为瓜农创收贡献一份力量。
这次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了解了劳动群众的生活情况,在实践中宣传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不断磨练吃苦耐劳、敢做敢当的品格,让自己成长为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成员 童文昊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徐徐整理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