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王昌:做现代农业发展的“改革闯将”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虞欣 发布日期:2023-08-04 13:10:44 |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实 习 生 虞 欣
又黑了,更成熟了。相比较两年前第一次采访王昌,现在的他对自己从事的这项事业热爱有增无减,规划更清晰更有方向,“尽自己所能回馈家乡,帮助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
1995年出生的王昌是来安县拥巷村土生土长的人,在父母的期许下,如愿考上大学,步入城市接受教育,却在毕业时选择了一条与大多同学相反的道路——返乡创业。201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昌放弃了外地就业机会,毅然决定返乡发展现代农业。“大学实习时看到一句话‘创业不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辉煌’,返乡创业,还得趁年轻”。
钻劲当头 “农业小白”逆袭“新农人”
回乡后,王昌一门心思扑到农村土地上,自学管理知识、农业技术,参加各类农技培训班,向老一辈庄稼人请教,辗转各个地方求取经验。不到一年时间,王昌创办了源锦格乡米业有限公司,同时大力发展来安县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面向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农户提供耕、种、收、碾一整套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在打造农机现代化合作社的道路上全速迈进。
2019年秋季,合作社赚到第一桶金——32万元,这让王昌看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希望。随后,他鼓励村民带田、带机入社,整合资源一起干。第二年,加购无人机等设备,合作社的业务逐渐扩大到烘干、大米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目前合作社成员56人。2022年已服务农户200多户,作业面积达2.62万亩。
创业路上,王昌一直在探索。2019年创办了来安县云上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农场+合作社+农民”的销售模式,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精加工能力,自创的“格格乡”大米品牌赢得群众口碑。2022年,王昌投入10万余元,用于购买直播设备和场地装修,逐步探索电商发展新路径,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现更大的作为。2022年,线上店铺累计销售额近40万元,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群众代销农产品约28万元,成为省级电商示范点。
学习不止 “行家里手”化身“领头雁”
返乡以来,王昌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类培训:逐渐成长为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行家里手”。
随着向王昌询问实用技能、创业经验的村民越来越多,王昌四处奔波,推动锦源农机合作社与滁州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式联建,免费为周边村民培训,已开展实训、教学18场,并常年为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提供实习岗位。
此外,王昌还利用合作社带动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全年提供固定就业岗位8个、临时性岗位约200个。主动吸纳当地19户经济困难家庭参与生产经营,每人每年可实现1.2万元的增收。2022年通过农业生产“大托管”方式为拥巷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帮助本村18个种植大户增加约35.6万元分红。
2022年,为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王昌遍访老党员、群众代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结合宅基地改革政策,推动王老郢组十多亩闲置宅基地征收,并租赁给一家现代化养殖企业建厂房。10年租赁期间,王老郢组村民每年可收取租金1万多元。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