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358名党员教师一线帮扶聚光引路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姜楠 程洁 发布日期:2023-07-26 10:06:10 |
“孩子很争气,前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考上安徽医科大学。昨天跟他微信聊天,他说正在准备考研,学习的方向很明确,积极性很高。”划拉着微信里的联系人,指着其中的一个头像,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专职辅导员叶俊笑眯眯地说,言语中有欣慰也有自豪。 他口中的孩子并非自己家的孩子,而是自己两年前“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学困生小黄(化名),“从最初的消极迷茫,到现在有了清晰的规划,作为帮扶教师,看着可不就跟自己家孩子成长一样高兴?”
2019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启动“百师助学”活动,作为第一批党员教师,叶俊开始了对小黄长达两年多的精准帮扶,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升学规划……从而助力小黄一步步找到学习的节奏和方向。如今,该项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四年多时间,前后三批次共358名党员教师参与“一对一”帮扶活动,早已超过原定的百师计划。像小黄这样受助受惠的学生近400名。谈及帮扶的时光,他们说:“这是一段被光指引着的旅途。”
百师助学“特色品牌活动启动仪式”
深挖一锹 把育人工作做到学生需要处
“那时候,学校正在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就想着如何把育人工作向下再深挖一锹,把身子俯得再低一些。在做了一些摸底、调研工作后,启动了‘百师助学’活动。”回想活动开展的背景,该校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部长胡吉芬回忆道,当时的设想是百名党员教师助学百名学生,针对那些思想、经济、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零距离“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党员教师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经济资助、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等个性化指导,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资助、精准帮扶。
随后,全校各党总支、党支部精心摸底需帮扶的学生。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辅导员深入学生一线,对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学业状况、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出思想、心理、经济、学业、孤残等五类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
“这边受助学生名单有条不紊地收集着,那边帮扶教师人选也在火热选拔中”。胡吉芬说,“百师助学”活动方案公布后,全校党员教师纷纷响应,经过遴选,最终按照1∶1匹配132名党员教师志愿者参与“百师助学”志愿帮扶活动,参与比例超过全校党员数的60%。“大家积极性很高,活动成效很突出,这才有了后续的第二批、第三批党员教师的接力帮扶”。
帮扶教师、受助人选确定下来后,学校主题教育办公室根据党员教师志愿者的个人专业优势及自身特长,从受助者实际需求出发,科学精准地一对一进行匹配。这之后,132名党员教师志愿者围绕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和精准帮扶,把指导帮扶同育人相结合、同以技脱贫相结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达成“为师生服务解难题”的目标要求。
将心比心 细微处发力在帮扶上出成效
小黄是该校2019级临床医学系学生,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务农的爷爷奶奶照顾,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一家人过得很拮据。考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小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佳,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沉迷手机等情况。
“当时了解到他的基本信息后,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项大工程,对于他的帮扶,花的就是时间和用心”。有着多年职业教育经验的叶俊笑着说,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做了大量的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很慢、收效甚微的现象。为此自己提前做好功课,以爱为钥匙,悄悄打开学生的心灵:找小黄谈心、一起运动、电话联系其家人,在一步步熟络之后倾听小黄自己的想法。一次,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球技精湛的小黄帮助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抓住这一契机,叶俊不仅给予他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还因势利导,对他在学习上、纪律上、行为规范上提出具体要求并加以引导。两年后,小黄不负期望,通过专升本考试,顺利考取了安徽医科大学。
小朝(化名),该校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2021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被列为“百师助学”活动的帮扶对象,为校党委书记董亚杰的帮扶学生。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董亚杰不仅在经济上予以帮助,还在思想上予以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自立自强。
“当时得知帮扶我的是董书记时,受宠若惊,知道她事务那么繁忙,却还经常找我谈心,关心我学习上、生活上还存在哪些困难。为了给我打气,有时候还跟我分享他儿时的求学故事”。小朝说,董书记的关怀和鼓励,就像是一道光,让自己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大学期间,先后荣获2021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2020~2021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年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1年底小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正在参加2023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招募“三支一扶”考试入围面试。
“9月5日,检查宿舍时,该生第一次跟我请假,说是去南京看病;9月8日晚,给我发信息,说次日想去合肥市的医院看病……”在该校药学院学生工作支部教师陈晨的帮扶日记上,记者清楚地看到他帮扶2022级学生小胡的全过程。在多次安抚聊天、帮忙联系家长、科学诊断后,患有心理隐疾的小胡通过药物治疗,病情大有好转,不仅成绩稳定,还收获了一段美好的恋爱。“帮扶这类学生,最主要的就是真诚,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是和学生站在一起的,一起面对目前的困难,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面‘处理’他的问题。”陈晨说。
该校党员教师韩齐慧帮扶的学生性格偏内向、易敏感,与室友交流存在问题,学习上也有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韩齐慧坚持“三个做到”:一是做到真诚和耐心,对待学生要用心用情,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虚伪与哄骗;二是做到接受和引导,感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状况,接受他们的情绪,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三是做到理解和包容,以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坦白说,我不是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者,也不是善于观察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学家,但在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我放得下老师的身份,作为同是护理专业出身的学姐与其进行聊天,耐心地倾听学生诉说,将心比心,更能传递出诚意与温度。”韩齐慧说,经过帮扶后,该生从第一次坐在我面前忍不住哭泣到笑容满面跟我谈笑风生,再到成功就业,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
如今,该校“百师助学”活动累计开展了三批次,前后共有358名党员教师参与其中,类似的暖心助学故事还有很多,一件件一桩桩,无不传递出“我为学生办实事”的温度,无不彰显着该校以生为本的育人初心。
育人升级 将更多学子“扶上马送一程”
“今年6月,随着这一届毕业生离校,第三批次126名党员教师的帮扶工作暂时画上句号,也为今年以来学校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胡吉芬介绍,主题教育期间,校党委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进一步深化拓展“百师助学”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引导激励党员以强烈的责任感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持续以真心守护学生,以真情引领成长,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切实为学生谋利益、真正为学生办实事,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百师助学”特色品牌活动中,全校党员教师志愿者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大家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才使命,结合受助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谋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方案,确保帮扶“干的事”精准对接学生“盼的事”,把指导帮扶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相结合、同学业进步相结合、同以技脱贫相结合、同引领新担当新作为相结合,打造助学育人“升级版”。
据不完全统计,被帮扶学生中,60余名学生成功升入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等继续深造,报考升学成功率超75%,22人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12人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摘金夺银,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奖项,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专学子。
“总有一种真情能触动我们内心最脆弱的一面,总有一种人格会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求自我完善,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这是该校被帮扶学生小范(化名)在帮扶结束后写给老师的一段话。在党员教师赵森的帮扶下,家庭经济困难、学习缺乏动力的小范不仅走出情绪的低谷,还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成长为学校国旗护卫队队员;在学校举办的红歌合唱活动中担任领唱,并担任实习队长。
“帮扶学生的过程,也是升华师魂的一个必然途径。” 该校公共基础学院院长刘志梅说,只有在帮扶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学生的困难,感受到学生的不易,才能明确自身帮扶学生的光荣使命。学生在帮扶下取得一次次的进步,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获得幸福的同时,教师也体会到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涤荡师魂。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姜楠、程洁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