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铜陵市:启动“陪伴计划” 护航多彩假期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3-07-05 15:56:04 |
编前语 6月28日,刚刚迎来暑假的铜陵市义安区顺安中心小学近200名学生,在老师们的陪伴下,来到该市国家级示范校综合实践基地,参加假期“陪伴计划”托管服务。为期三天的营地集体学习生活中,他们将接受封闭式、寄宿制、准军事化管理,一起生活、学习,一起劳动、实践,共同度过一段暑假时光。 这边“陪伴计划”开启,那边“行走的思政课”同样火热开讲。随着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正式开启,为护航假期生活,给学生们一个快乐、充实、安全且有意义的暑假时光,在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统筹和指导下,该市各校多管齐下,安全教育课、“行走的思政课”、假期“陪伴计划”等轮番上阵,让广大中小学生暑有所乐、暑有所学。
2023年暑期“陪伴计划”在该市国家级示范综合实践基地开启
“陪伴计划”助力“双减”提质增效
三天的营地生活,顺安中心小学学生不仅参与制作丝网花、包饺子等劳动实践课程,比特实验室、沙画、创客、VR等综合实践课程,还参与了水上拓展、真人CS、大海捞针、摸石过河、五子棋等素质拓展课程。
早在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该市率先启动第一个寒假“陪伴计划”,面向全市各中小学生,重点针对假期家中无人看管照料的学生,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打通校内校外壁垒,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依托基地营地、学校资源,通过“日托式”“周托式”假期托管服务,为有需求的学生“量身打造”假期陪伴课程,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市充分调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等;实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暑期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保障学生体育锻炼场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阅读点)、美术馆等,组织开展丰富的假期学生活动,完善社会陪伴。
此外,该市还多方借力,多部门联合搭建铜陵市“七彩桥”中小学课后服务志愿者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招募科普、文艺、体育工作者,退休教师、退役运动员、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以及在铜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指导学生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实践等课后服务活动,让他们享有更多、更好、更多彩的假期“陪伴”课程,快乐健康成长。
目前,该市已有四所学校与铜陵学院合作,“牵手”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老师,走进课后服务课堂,参与假期“陪伴计划”,不仅有利于弥补有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力量的不足,更让“小朋友”们在“大朋友”们的帮助下,享受有质量的、多彩的课后特色教学服务,培养学生艺术特长。
“我们积极探索具有铜陵特色的假期‘陪伴计划’,凝聚家校社共学、共教、共育的合力,并把‘陪伴计划’作为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的具体实践,推动‘双减’提质增效”。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谷越表示,将持续发挥“七彩桥”课后服务志愿平台作用,调动大学生志愿者、“五老”等资源,搭建形式多样的“陪伴”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优质“陪伴”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顺安中心小学学生乐享假期课程
“行走的思政课”让课堂“活”起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工厂里,机会难得,大家一定要用心观察,好好感受……”日前,在铜陵有色金威铜业有限公司铜板带制造车间,机器声轰鸣,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着,铜陵市第七中学八年级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正在这里举行。
活动中,学校将思政课堂从校园搬到工厂,通过“亲密接触”,实地感受制造业变革与发展,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转化为报国为民行动,切实推进“行走的思政课”课程建设,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课堂上,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亲眼见证高科技铜产品生产流程,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业、家乡铜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辉煌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思政课,老师带领我们从教室来到工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铜加工的各方面知识,也了解了我们铜陵独特的铜文化,更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建设家乡。”该校学生周瑾说。
作为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联盟单位,铜陵市第七中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教育资源,积极搭建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衔接的平台,有机融合全新思政课模式,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凝聚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切实推进“行走的思政课”课程建设,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据悉,该市通过整合全市各学段教育资源,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新格局,持续构建“大思政课”理念。为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移动化、场景化、可视化,该市通过多渠道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将思政课堂搬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的企业工厂、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记录历史的场馆基地等,让学生在田间地头见真知、到工厂企业看发展、从美丽乡村看变化、从场馆基地感悟历史……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上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的“思政金课”。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当地企业生产车间
铜陵市第七中学教师车间讲授家乡巨变
拧紧“安全阀” 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随着夏季到来,溺水事故进入易发、多发期。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发生,该市各级相关部门加强安全教育宣传,采取有效措施,拧紧防溺水“安全阀”,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枞阳县青山初级中学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部分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会经过水库、池塘、河、湖等水域,学校周边仅池塘就有五口。为做好防溺水工作,学校周边水域的村、镇都设置了防溺水警示牌,学校还多管齐下,加强宣传。该校制订了详细的方案、严格的应急预案,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全力做好防溺水工作。周末、节假日前开展防溺水等专题安全教育,观看以预防溺水为主题的教育视频。同时,该校还部署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包保责任制工作,要求全体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
“什么是溺水?如何预防溺水?”在该市望江亭小学,辖区派出所民警为一百五十余名家长与师生上了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活动中,民警从“六不一会”原则入手,逐条阐释防溺水的 “六不” 和 “一会”,讲解不会水和会水的人在溺水情况发生时如何开展逃生、自救、互救,并结合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提醒家长提高警惕,告诫学生珍爱生命。会后,民警还组织家长和孩子们进行防溺水签名,并开展“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主题亲子绘画活动,从不同角度让防溺水安全意识在心中扎根发芽,为家长和孩子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为切实做好各项防溺水工作,该市全面夯实各部门、乡镇、村工作责任,有效筑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构建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发生。各县(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危险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在季节性积水、易发和曾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域,以及坑洼、塌陷区、取土坑等隐患点,全覆盖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进一步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该市还大力提升社会救援能力,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多深的水可能发生溺水呢”“是不是戴救生圈就不会发生溺水呢”……在该市京师实验学校小学部,铜陵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走进校园,开展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一段视频拉开了教育活动的序幕,一桩桩、一件件溺水事故案例让学生们大为震惊,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生命安全的意义。
“我市全力预防学生溺水风险,严格落实省学校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新十条措施,进一步明确水域看管责任,压实学生看管职责,深化宣传教育,完善家校协同共管机制”。该市教育和体育局安全卫生管理科科长宋伟表示,积极推进科技防溺水,强化游泳技能培训,并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要求县(区)政府强化督导考核,对防溺水工作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严肃追责问责。
望江亭小学举办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
防溺水亲子绘画活动,让安全意识深扎心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