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守护“活”文化 传承“精气神”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2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2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非遗进校园:守护“活”文化 传承“精气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 慧 发布日期:2023-07-05 15:53:01

□本报记者  黄  慧

  “研究了几十年,我不甘心把这些知识都带入土里”。今年80岁的张超,仍旧每天往返于上下班的路上。从公交站台到非遗学院的路不长,但在张超看来,非遗传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1年,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包含赏石社团、泗州戏社团、菠林喇叭社团、钟馗画社团、剪纸社团、磬石琴社团、灵璧石工艺品社团等非遗传承特色项目,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数十年研究灵璧传统文化的张超在此任教。他认为,职业院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传 打破家族传承壁垒
  “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是诸多传统文化传承的观念,灵璧菠林喇叭的周家班也不例外。这项艺术在我国发展一百余年,传承人大多是周姓人。当灵璧职高邀请其第五代传承人周本银任教时,他有所顾虑,如果菠林喇叭不再是周家班独有的“绝活”时,周家班还能否在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当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家族里有些人是不愿意传承的。如果没了传承人,再好的文化都会断掉。如果有更多的人懂喇叭吹喇叭,这项艺术会更加繁荣,前景也会更好。”在张超的劝说下,周本银带着器乐和服装进驻了灵璧职高。
  近年来,非遗产业逐渐升温,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亟须保护和传承的发展诉求也很强烈,但同时又面临着传统手工技艺专业型人才极度短缺的现状。没有了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面临断链和失传的问题,这也是“活”的文化及其传承中最脆弱的部分。
  “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才吹喇叭,你以后难道要干这个”“学吹喇叭有啥用,耽误学习”……当一些学生来到社团跟着周本银学习时,却遭到了家长的极力反对。这项早已名扬海外的艺术、这个在国外进行巡演的周家班,在不少人眼里,仍旧是老气横秋的,甚至是不体面的。
  “这也不能怪家长,毕竟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传统文化,因为不了解所以会有误解。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在正统地学习后,会逐渐改变家长陈旧的观念,还会带着小伙伴一起来学习。一个学生能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看法,这让我的教学特别有动力。”周本银说。
  非遗文化进校园打破了家族内传承的壁垒,在人数较多的校园内开放式的传承能够实现传承人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非遗文化传播。
  临近暑假,社团学生已经主动跟周本银约好,假期不休,训练照常。

承 校园成为非遗传承“接力站”
  “看声线,能不能唱;看形体,适不适合舞台表演;看样貌,装扮起来会不会好看。还有灵气、音准、节奏、协调、综合气质等。一个人身上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其实挺难的”。自幼生长在梨园世家的杨慧敏是泗州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泗州戏社团的教师,她坦言,要选个戏曲的好苗子不是件容易的事。“中职校园恰好具备人才资源,能够在众多学生中优中选优,且十几岁的年纪还具有可塑性。更重要的是,在校园传播和传承的对象是年轻人,他们都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未来。”杨慧敏说。
  “杨老师,您在灵璧职高等着我,将来我去学校教身段,您教唱功。”周彤是灵璧职高2022届毕业生,也是杨慧敏选出来的好苗子。起初选择教育学专业的周彤,在杨慧敏的鼓励下加入了泗州戏社团,如今已在宿州学院泗州戏专业就读。“不认识杨老师之前完全没接触过泗州戏,学习了之后发现这紧打慢唱的调子挺美的。以前会无意识地哼唱流行歌曲,现在唱都是怡心调和嘞嘚调。”周彤说。
  走进剪纸社团,学生们都伏在案头,以刀剪为笔,在红纸上灵巧游走,刀下的钟馗须发分明。一旁的指导教师程霞是灵璧职高的美术教师,她介绍道:“其实我也是学生,我的老师是工艺美术大师李文,她是我们非遗学院特聘的教师。”
  在该校非遗学院,教师队伍均由“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组合而成。大多数非遗项目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专业要求,而职业院校具备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资源。因此,采取传帮带、师徒结对的方式,既能保证传承工艺的专业性,又能共同创新、融合、开发相关非遗专业课程,探索非遗技艺与技能技术并轨的“多方共育、多阶培养”的教育模式,重构非遗传承与学习的内容体系。
  从石头种类到鉴赏标准,从历史地位到市场发展,张超编写的《灵璧石知识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以往,非遗项目大多靠口手相传,无书面教材或者系统的学习材料,这让非遗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不全面、不系统的困难,也是造成部分项目失传的原因之一。“非遗项目有了教材,就有了推广的载体。它不仅能在学校推广,也可以在社会面流传。即便我入土了,这些知识也系统地保留了下来。”张超说。
  在灵璧石社团教室内,摆满了形态各异的奇石,有的石头市场价值上千万元。“这些都是教师们自己收藏的石头,无偿带到学校。”张超介绍道,“非遗文化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应该是让年轻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文化。”
  现代技术和科技手段也是非遗传承的有力工具。未来,该校还将利用互联网技术、VR虚拟技术、二维码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科技多媒体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整理、复原或再现,以此来实现完整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此外,还将利用新兴媒体,通过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对非遗的相关活动、成果进行宣传,激发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非遗事业的兴趣,唤起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创 从“输血”到“造血” 盘活非遗资源
  “从小练基本功,吃了很多苦,结果长大发现基本物质生活难有保障,这也许是非遗传承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谈及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杨慧敏坦言,想让非遗“活”起来,还是得让它在民间、在市场“火”起来,这样的文化会更有“精气神”。
  作为“天下第一石”,成色较好的灵璧石价值高昂,不适合普通人收藏。为拓展市场,该县将灵璧石刻画为挂珠、雕像等小件工艺品,以满足低端市场。在该校的灵璧石工艺品社团,学生们既有实操工艺技术,又有文化创新的理念,创作出许多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申请产品知识产权。该社团与工艺厂商合作,在实现双方共赢的基础上,又活跃了非遗文化的产品市场,盘活了非遗资源。
  从“爬爬山、打打牌、吃吃土菜”到“赏民俗、观非遗、看看大戏”,如今的旅客已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更注重一地的人文古迹和民俗风情。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奇石文化园、奇石小镇等是当地有名的景点,也是该校非遗社团的实训基地,更是社团反哺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场所。磬石琴社团的演奏声如青铜、清脆悦耳,泗州戏社团的表演用其独有的曲调让戏迷过了一把拉魂腔的瘾,灵璧石工艺社团的工艺品更是让游客直观地了解了玩石的文化意趣……
  “不少景点负责人都告诉我,学生来过之后,景点的营收明显增高了,也为他们的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思路。”张超说,“参与的学生也更有价值感,能够切实体会到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明白传承的意义。”
  市场化给非遗传承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看到了盼头,但市场的开发不能过度,避免商业意识大于文化意识的现象出现。张超举例道,以前县里面都是举办“灵璧石展销会”,现在是“灵璧石文化节”,文化节中包含相关影视作品、著作、工艺品等多个门类,比展销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有了文化底蕴的支撑,非遗产业才能走得更远,这是他在非遗学院教学以来,一直向学生传导的理念。


菠林喇叭社团排练现场
剪纸社团的钟馗作品
教师邢伟在指导学生石刻
磬石琴演奏
泗州戏社团排练现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