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雅: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静:带着热情静护花开
03版:红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2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2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王静:带着热情静护花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肖蕾等 发布日期:2023-07-05 15:50:33

  每一位和王静共事过的同事,无不被他爽朗热情的笑声所感染;无不被他敬业乐业的精神所折服,无不被他高尚朴实的品格所打动……

  王静,土生土长的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人。于1984~1987年在利辛师范学校就读,毕业那年,主动放弃全校两百名学生中只有一位可以获得推荐上安徽师范大学的就读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反哺教育。
星海横流 岁月成碑
  初踏讲坛,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老师,对得起父老乡亲。王静一贯的教学作风就是始终“忠诚教育,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仁心育德”。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三尺讲台他一站就坚定地站了35年,其间他多次放弃调动机会,坚守乡村,扎根教育,无怨无悔地为家乡的教育教学事业默默奉献。
  王静热爱学习,他精通电脑技术,能熟练用多媒体备课、上课。多年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研究中,他的课堂总能听到生动、风趣的语言;看到师生热情积极的互动;感受到学生们沉浸数学天地的喜悦……其实他在课堂上早就“臻于化境”,可还积极地勇于突破创新。他常说:“现在学生变了,课堂模式也要改变。”他与时俱进,早早就开通了快手账号,在线上给学生们分享数学解题思路。他上传到省教育资源平台的课例多次获奖;并多次被镇里和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
爱岗敬业 乐以忘忧
  从教35载,党龄34年,王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自觉主动,不计个人得失。因工作能力出色,多年来除担任学校领导外,还担任年级组组长和班主任,一直兼任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寒来暑往,他总是到校早、离校晚,每天工作近11个小时,他的心里时刻装有育人的使命感和幸福感。
  2013年临近中考的时候,王静被查出股骨头坏死,可他仍然带病坚持工作,最后利用暑假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2020年10月,他患上牙龈炎囊肿,牙痛时,他选择吃药、挂吊水减轻疼痛,坚持上课,熬到次年元旦假期才动手术,出院后立马投入到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年岁渐老,身体也常有疼痛顽疾,可他在学校,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似乎病痛从未折磨过他。
  在35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王静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用高度的责任心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时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之有据。他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慈父般的爱心,一直都在努力走进学生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用温暖做教育底色,所带班级始终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尊师重学,阳光可爱,乐于拼搏奋进,在青葱的少年时代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三十多年来,桃李芬芳。王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存了超多的教学心得,常与学校青年教师交流,把自己成功经验与教学心得与大家共享。如今,他当年教过的学生有的回到母校,正踏着他的足迹,坚实地走在乡村教育这条大道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在即将退休的年龄,王静依然肩挑重担,一往无前。他依然很忙:不是正在课堂上激情昂扬地讲课,就是在办公桌前伏案备课,抑或批改作业;校园里留下的是他匆忙的步伐和赶去上课的身影。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徐、肖蕾,通讯员计伟、田彩艳、马影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