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徐礼鹏:以无悔青春担当育人使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阚有林 李剑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3-07-05 15:44:47 |
徐礼鹏,1988年出生,祁门县第二中学教师,既是学生眼中的孩子王,又是学生口中可敬可畏的“老班”“老徐”,他告诉每一届学生:学习很重要,做人更重要。因为做人是学习之本,有德方能成学,立德树人便是他的教育初心、使命担当。 做人比学习更重要
2009年师范毕业,徐礼鹏便来到祁门县偏远乡村学校任教。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代课教师,却满怀激情,巴不得天天都跟学生在一起,只因他喜欢教师这份职业。为了早日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他开启了一段孤独的寻梦之旅。他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年半的时间,勤学苦练顺利考取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其间还考取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书。2012年祁门县第一次公开招聘教师,他抓住机遇,顺利成为一名正式的初中语文教师。
回顾过往,在一个个安静无声的周末里,他始终一个人在房间看书备考,他忘不了每当自己累、苦,甚至想放弃的时候,学生的默默陪伴与鼓励。2019年9月,他调入祁门二中工作。当年中考,他所带班级21名考生,其中18名考生被祁门县第一中学录取,成绩斐然。
从2009年到2019年,从21岁到31岁,徐礼鹏的乡村从教之路一晃就是10年,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只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执着,“要做就做得更好、做得最好”的情怀,他在平凡中演绎着精彩,用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学习很重要,做人更重要”。
育人课堂 绽放精彩
14年的教学生涯中,徐礼鹏坚持认为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心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方法的重要途径,更是用心用情育人的主阵地。
在教授《秋天的怀念》《卖炭翁》《我爱这土地》《最后一次讲演》等课文时,他通过编排课本剧、设计课堂小演讲、观看感人视频、设置背景音乐、开展辩论会等生动感人的教学方式;讲述自己在农村割稻子、烧炭、采茶、打油菜等生活经历;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他读过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英雄事迹,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读课文、写感受,很多学生读着、写着就流下了真挚的眼泪。
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情字,他经常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文章。育人先育己,教人先交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做一个孝顺父母、有同情心、吃苦耐劳、热爱祖国的人。一堂堂感人肺腑的语文课让育人落地生根,课堂绽放精彩。他多次承担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县教研室安排的送教下乡、送培送训、交流课等活动,他的语文优质课获得省市县各级奖项,他常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当老师,还要当语文老师。”
立德树人 渗透人心
担任11年的班主任工作,徐礼鹏认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是用心上好班会课、劳动实践课,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每一个重要节点,他都会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如召开以“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为主题的班会,讲述飞天英雄邓清明的感人励志故事;召开以“缅怀英烈 致敬军魂 歌颂祖国”为主题的班会课,为纪念飞行员王伟为国献身事迹,邀请退役军人作报告;多次开展县模拟考试励志颁奖主题班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渲染比拼赶超的学习氛围,让立德树人渗透人心。
他重视劳动实践,征求家长意见带学生下乡采茶、上山打蕨;周末布置生活实践作业,为家长做一道可口饭菜、说一句暖心话;暑期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如陪同父母工地干活、帮父亲搬水、帮家里挖茶稞等。他还给班级每一位学生过生日,唱生日歌、送祝福、合影留念,学期末给学生送礼物、写亲笔信等。
他所带班级曾获三次校运动会、两次校足球赛、一次“红五月”歌咏赛冠军;在九年级进行的市、县级模考中,他所带的班级各科成绩多次排名学校第—;所带班级先后荣获县优秀班集体、县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
他个人先后获安徽省优质课大赛三等奖、黄山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黄山市教坛新星、黄山市最美教师提名奖。他的参赛作品《“金色花”的影子》在全省师生感人故事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代表祁门县参加黄山市普通话用语规范化大赛荣获团体特等奖,黄山市作业设计大赛二等奖,个人获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
行源于心,力生于志。从教14载,徐礼鹏从不敢忘记自己的教育初心,在教育的路上播撒爱心、历练匠心。他深知路还很长,丝毫不敢懈怠,他将继续深耕教育一线,砥砺实现教育梦想,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初心不改,不负韶华。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阚有林、李剑,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