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从“科教大省”到“科创源地” 数说安徽高等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3-06-21 15:13:28 |
□本报记者 黄 慧 不久前,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市举行。会上,“科技创新”成为重要提议,已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点,在安徽省尤为凸显。
从“九章”量子计算机,到磁场强度“世界最强”的稳态强磁场,再到承载人类能源终极梦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科学实验装置“人造太阳”……我省已从“科教大省”转变为“科创策源地”。去年,我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131.24亿元、742.44亿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跃度日益增强。2022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位,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城校共生”补足了安徽的人才链,继而繁荣了创新链,也为产业链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高校科研实力的跃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
2022年8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专家组到安徽理工大学现场考察
跟“卡脖子”难题“掰腕子”
我省高校坚持国之大者,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出发,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解除了我国在相关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局面。
★安徽大学完全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连续循环运行最低温度达到8.5mK,同时制冷量已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关键核心技术。
★安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两款国际领先的高端脑部医学影像设备——“核磁兼容型脑PET”及“新一代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打破了国外对相关成像技术的垄断。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与德铭电子联合攻关突破了发达国家在内窥镜CMOS及图像处理芯片、高速无损腔镜视像传输与低功耗照明方面的技术封锁,研制出首台套医疗级无线智能超高清腔镜系统,系列产品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7.5亿元。近3年我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高校完成占比超63%,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科创优势变发展“胜势”
我省高校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策源地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83%——2022年我省启动了高峰培育学科建设,立项的29所高校76个学科中83%的学科直接服务于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覆盖全省16个市,每个市最少建有2个应用型高峰学科支撑当地优势产业发展。
3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累计培育企业301家,积极推进“科大硅谷”建设,共建科技商学院,推动校友企业在我省落户,形成以国盾量子、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助力我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中国声谷”。
1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在集成电路产业全集成隔离电源芯片、SoC系统原型芯片、新一代先进磁斯格明子存储材料研究等方面领跑国际前沿,培养了中芯国际前技术总监现浙江大学教授吴汉明院士、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志尧博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邓中翰院士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战略领军人才,每年为社会输送5600名研究生、1.3万名本科生和1万余名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有力支撑了我省打造集成电路千亿产业。
二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围绕服务我省十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重点建设了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协同融合、联合攻关,实施茶产业振兴行动,获得了202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批——安徽医科大学瞄准炎症免疫性疾病、生殖与再生、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等研究领域,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取得多项标志性原创成果,成为首批18个立项建设全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之一,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重要贡献。
1011——2022年,高校共提交研究与咨询报告1011项(同比增长81.8%),被采用953项(同比增长73.9%)。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作用明显。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单磊教授和王绍良研究员正在讨论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实验方案
以生态之力铸造科研“自信”
看投入 底气十足
2020~2021年,全省高校R&D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9位。
2022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总收入达到143亿元,同比增加23亿元,增幅19.17%;高校从企业获取研发经费29.6亿元,其中省属高校获得企业研发经费25.7亿元,占比86.8%,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2022年,全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的研发经费达到66.19亿元,增幅29.8%(2021年为51亿元,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位)。
看人才 “一池活水”
2022年,省属高校自主培育杰青两人,实现省属高校自主培育杰青零的突破。
截至2022年底,省属高校获得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共932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119人次。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高校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171.9万人,2/3以上留皖就业。中科大、合工大毕业生留皖率均突破30%。
在学研究生9.86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486万人,硕士研究生8.5114万人);2022年全省高校硕博士授予单位达到19个,省属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同比增长16.2%;硕士研究生同比增长7.2%,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人才支撑。
看平台 未来可期
全省约50%的国家级科研平台、60%的安徽省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依托高等学校建设。
2022年以来,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四所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相关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和首批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成立了安徽省首个集成电路领域产教研融合平台“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并正式入列“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项目。
2022年,省教育厅分别与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高校联合建设了17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4个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有效支撑高校学科建设和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科研平台体系。
看产出 量质齐驱
2022年,省属高校率先实施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筹集6.6亿元经费围绕基础研究和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科研项目攻关;全年新增政府部门科技项目1.0437万个,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5项、省属高校565项,较上年增加77项,同比增幅15.8%。
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1项;安徽理工大学袁亮院士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直接经费8523.1万元;安徽医科大学余永强教授获批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单个项目获批经费4500万元。
全省14所高校6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比2019年增加30个学科,增幅94%,其中12所省属高校的37个学科进入ESI前1%,比2019年增加23个学科,增幅164%。
全省4所高校进入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前100名,8所高校进入前200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居内地高校第1位;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分别排名全国49、81和82位,安徽大学在全国地方高校排名第10位。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