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丽如:寻找万千草木一青山
05版:学霸养成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2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2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桂丽如:寻找万千草木一青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桂丽如 徐徐 发布日期:2023-06-19 10:13:42

》》》“学霸”小档案

桂丽如
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中毕业生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学习经历篇
  儿时的我,将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视为遥不可及的最高学府,但也只知道,那是大人口中的最好的学校。我并不了解北大的历史底蕴,也不明白为什么北大门口会有那么多拍照的游客。进入九年级,我逐渐了解北大,被北大的精神气质深深吸引,而较为理想的排名也使我将其视为可以追寻的远方。
  高中三年,北大燕园成为了支撑我前行的希望与动力。犹记得刚进高一,班主任谢长雷老师让我们在信纸上写上自己梦想中的大学,我提笔写下“北京大学”四个字,信念便悄然种下。但当时的我仍然觉得北大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像万山之中最高的那座,我想要攀登,却并不坚定。
  直到高二下学期,我参加了北大暑期学堂和江淮暖冬计划等活动,与北大的老师和学长学姐有了更多的接触,北大在我心中逐渐具象化为热情温暖的学长学姐和极具教育情怀的老师。自由包容的文化底蕴和爱国进步的精神传承凝结在每一个北大人身上。北大变成了万千草木中唯一的青山,我依然想要攀登这座山,不再因为它是最高的,而是因为它本身。高三的我收集了很多关于北大的小物件:贴纸、明信片、文件袋、校徽、校服……它们在我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给予我动力。最后的冲刺阶段,安徽省招生组组长胡俊老师用每日一文的方式陪伴我们,每天等待胡老师的文章,在评论区写下感悟也成了我缓解压力、沉潜自我的途径。高考前,胡老师在电话中坚定有力的鼓舞让选择居家复习的我排除顾虑、重拾信心。出分后,我得知自己需要备考强基,心中忐忑不安,胡老师和北大学长学姐们的安慰与鼓励支撑着我走完奔向北大的最后一程路。圆梦的那一刻,唯有感恩与欢喜。

学习方法篇
  学习方法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在谈论它之前,我需要说明一点——学习方法没有正确错误之分,适合自己即可。
  一、关于笔记
  我热衷于整理笔记,因为在整理的过程中,我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学科框架也会更加完整,而每一次温习、重构笔记的过程也让我不断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以下是我高中三年整理笔记的一些技巧。
  第一,给笔记增添趣味,制作个性化笔记本。整理笔记时,我们难免会感到枯燥,这时就需要一些个性化标志与语言让整理的过程变得有趣。我会尝试不同的标记符号,比如爱心、小方块,有时也会为不同学科的笔记本设计专属logo。在写大标题的时候,我会使用文学化的语词,让笔记语言更为生动。这些“小心思”可以为备考生活增添一抹属于自己的亮色。

用专属标志、个性化语言,让你的笔记“活起来”

  第二,手写与电子版相结合。手写费时费力,但有利于加深记忆,帮助我们思考,比如,我在誊写错题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思考答案的组织思路、得分点,慢慢地就会总结出解题套路。并且由于是手写,为了“偷懒”,我会尽可能简洁话语,归纳概括知识点。在电脑上敲字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在打字时,我们很容易自动略过一些重要文字,并且很容易让笔记变得冗长而没有重点。手写与电子笔记各有利弊,我的方法则是将两者相结合。答案和方法总结我会手写下来,图片和较长的文字则使用电脑。

手写与电子版相结合

  第三,形成自己的体系。笔记体系可以按照课本目录搭建,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思路建立。大的题型、章节分类我会以课本和老师的教学为依据,具体的框架我习惯于在知识点后记录相应的重点例题。
  二、关于考前准备
  我备考时以复习笔记和错题为主,思路则依据课本。每次复习,我都会感受到笔记过于繁杂带来的困扰。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自己后天就要高考,仅有两天时间复习时应该做些什么。是放松摸鱼,还是刷高考题,或者看笔记。我想说的是,在临考前,做题的意义不大,笔记和课本又太多,不可能全部看完。我的方法是,从高三开始准备专门的考前阅读本,在里面记上我希望自己高考前浏览一遍的东西,比如经典例题、考前心态调适的小贴士或自己容易遗忘的知识点。总之就是将自己学习的精华浓缩到几张活页纸上,作为考前的独家秘籍。
  以上说的都是具体的学习方法,也可以看作是登山之术,但常言道:“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接下来我会谈一谈较为通用的“攀岩”之道。
  (1)、独立思考,善于发问
  高三前期,我觉得高三的复习课没有新知识的介入,十分无趣。但在后期,我意识到可以通过思考与发问让知识更有意思。以文综为例,政史地三门课存在着它们的个性,但同时有人文学科的共性。历史老师吴晓云常常告诉我,要“跳出书本看问题”,思考时要从宏观到微观,比如,在思考历史题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那么我们就可以去想一想这个人或者这些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自身有什么诉求,时代又向他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情况需要他们去应对。一些看似是常识的事情,或许并不是完全合理的,我们或许忽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背政治书时,我读到“第十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突然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标题要这么设置?思考之后,我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大背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历史知识,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西欧走向一体化,第三世界兴起,且随着交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再联系地理知识,此时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从中我们就能看到中国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强起来的飞跃。这个标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后者则是中国的应对措施,两者结合体现出中国的政治智慧。
  (2)、张弛有度,细嗅蔷薇
  高考虽然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但仅仅是一个节点罢了。相比于学习、考试,认真生活更为重要。去找寻身边细碎的快乐吧,天边的晚霞、在卷子上跳跃的阳光、夜晚混着花香的微风、耳机里随机播放的旋律、身边的朋友与亲人等,这些美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学习之余,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听听歌、和朋友约一场球,这些事情看似是“不务正业”,但这些零散的放松时光让曾经的我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之下,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

编后语
  不管是攀登一座山,还是实现某个目标,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正如桂丽如所言,学习方法没有正确错误之分,适合自己即可。“道”与“术”都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绿荫大道也好,山间小径也罢,去追风,去寻找万千草木中的那座青山。

□本版稿件由桂丽如口述、徐徐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