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观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
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2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2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观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尹显鹏 发布日期:2023-06-14 12:55:53

□阜南县朱寨镇中心学校  尹显鹏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即“启”)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提示(即“发”)他。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
  由此可见“启”“发”二字在最初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是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一为“设疑”,一为“激疑”。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启发式”教育重在对教育时机的把握和教育的方式的讲究。现下,笔者将设疑、激疑、解疑暂统称为“设疑艺术”,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试谈孔子“启发式”教育观影响下的课堂设疑艺术。
  一、不愤不启——最显功力的设疑艺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还能及时有效反馈出学习效果,便于教师以学定教,提高教学实效性。孔子要求教师“不愤不启”,而学生的“愤”源自于好奇心,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设疑至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新异独特的“趣”问
  语文课伊始,一个新异独特的问题将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导引学生进入文本。提问内容要新鲜,如果是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讲述角度,增强新鲜感。设置鲜明的矛盾、趣味的“悬念”,尤为重要。
  例如教学《鸟语》一课,课题本身充满魅力,板书课题后学生已经心存疑惑,教师即使不语,学生的好奇感已然顿起,这时抛出一个简单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传说上古时候鸟儿都是会说话的,你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人吗?”届时导入文本显得顺理成章,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再把公冶长的传说一讲,课堂立刻生动热闹起来。原本平淡无奇的文本也因为孩子们渴望通晓鸟语的激情而变得活泼、引人入胜了。
  (二)难易适中的“恰”问
  提新奇问题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问题的难易程度。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能摘到苹果”。
  在教学完《推敲》一课时,全班学生形成了一个共识——韩愈提出三点理由告诉贾岛用“敲”字比用“推”字好。但是在总结全文之前,我抛出一个讨论题:“韩愈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经过斟酌觉得用‘敲’比较好,但那是他的个人观点。如果是你,你有什么高见?”结果学生举手异常踊跃。有学生说:“用‘推’好,‘敲’有响声会破坏月夜宁静的气氛,‘推’字其实更显宁静。”还有学生说:“我也觉得‘推’好,既然是那么要好的朋友了,应该推门进院,敲门显得拘礼了。”……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写文造句要严谨炼字,再问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就处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也有机会真正体会何谓“推敲”。难易适中的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不悱不发——最具魅力的激疑技巧
  当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悬而未决,或一个新颖有趣的问题已解决时,第二问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到课堂教学重点的突出,更关乎到文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不愤不启”是导引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不悱不发”就是带领学生开启心灵之窗。
  (一)有效切实的“妙”问
  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章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提有效而切中主旨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就显得十分重要,往往一个主问题就需要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把握、语文能力的训练要通过精而准的问题来凸显,这是对教师真正意义上的考验。
  在《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里,课文以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几件典型事例,突出了主人公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冗长的事迹介绍和过多的医学术语在一定意义上冲淡了学生对于人物的把握,而突出人物品质又是本文的重难点,为此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们常说护士是白衣天使,而课文为什么称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呢?”这个问题就明确将答案指向了人物品质中战斗、奉献的那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也围绕着教师这一主问题,渐渐理解并达到了教师的预期。
  (二)引人深思的“实”问
  人们常说要“走近文本”,更要“走进文本”。当学生熟悉课文以后,我们的重心就要转移到第二步上来,进一步“激疑”。设疑可以“虚”问,但激疑应该更多侧重于“实”问。
  比如课文《云雀的心愿》,设疑时多半会提出“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在初读时便可解决这一问题。接着教师就可以再激疑,提问:“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涉及文前文后诸多段落,需要学生定下心来,慢慢梳理,在分析的途中有条理地概括整理文意,最终达到对课文全面把握和理解的层次。
  三、举一反三——最富智慧的解疑策略
  人能举一反三说明他对“一”的本质与变式都把握到位了,教学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直接传授给学生,只有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以不变应万变”。这就要求我们即使是在“解疑”的时候,也要讲求相当合适的解疑策略。因为教师的一句回答,也会成为学生“再思考”的动力来源,即形成举一反三思维的前提条件。
  (一)答非所问,答即是问
  孔子在“启发式”教育中还提到了一种“叩竭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做任何回答,好像自己一无所知,而只是抓住问题的正反两面加以彻底的盘问,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获得新的知识。这就类似于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法”。例如课文《祁黄羊》,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有学生提出“外举不避仇”说明他挺大度的,但是“内举不避亲”在现实中行得通吗?诚然,文本的出发点是体会主人公的公心,无谓更多的规则,但是学生的提问也很现实。教师在课堂上或许只有两种解决途径,要么回归本源,提示学生品读文本的内涵,要么避而不谈,让学生去生活中自己参透。
  (二)你问我答,精准评价
  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多元的回答,但是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教师还是应该按原则逐一解答,并给予精准的评价。孔子在这一点上做得也堪称表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反问回答,留有余地
  反问式回答往往有种留白的魅力。间接地提出与问题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意见,然后再对学生的意见作对或错的评价,最后提出自己的正确看法。例如学生问:“为什么称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教师可以接着反问:“什么叫主人?”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同样是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远比在课堂上直接揭示艄公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得深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