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人才“支点”撬起万亿“汽”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肖蕾 发布日期:2023-05-24 11:37:38 |
□本报记者 黄 慧 肖 蕾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2022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54.1万辆,全国排名第6,占全国比重7.7%,同比增长144.5%。仅合肥市就拥有江淮、蔚来、比亚迪、长安、安凯、大众(安徽)等一批整车企业,集聚产业链企业5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05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其中整车企业从业人员超5万人)。年初,我省提出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
“安徽一度超越我们江浙的产能速度,是因为安徽通过诸多方面构建了良好的基础生态。”在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杨爱喜看来,人才智力的支撑是产生虹吸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省高校汽车类专业每年培养汽车专业相关学生1.1万余人,在校生3.6万余人。根据校友会汽车类专业排名测算,我省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数综合排名在全国位居前五。
企业主导 按需定制
“我们是按照未来市场的需求种植的‘种子’。以2022级学生为例,我们对标的是2026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所有的课程体系都是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迭代。作为企业,我们对市场变化的嗅觉更敏锐”。大众安徽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负责人董垚认为,定制化的培养模式实现了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赢。
2021年7月16日,在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高端云访问活动上,合肥学院和大众集团、合肥经开区签订了《共建合肥学院大众学院合作意向书》,共建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和移动出行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这是我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所实行“双元制”高等教育的院校。
大众学院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已经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工作一年半的赵飞洋很确切地告诉记者,“培养现场工程师。入职后公司还为我们制订了5年和10年的成长计划,计划的目标就是成为独当一面的工程师”。
未来,大众学院还将开展车辆工程、智慧交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与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和大众集团就车辆工程、智能科学技术及经济工程等专业开展合作,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及以上专业,并进一步申办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资质,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开展国际化、双向式人才培养。
“还没到实习阶段就有很多新能源相关企业来学校招聘了,感觉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抢手的”。李浩然是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目前就职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毕业一年半即晋升为主管,班上的同学也大多进入了管理层。在他看来,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毕业生颇受企业青睐。
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校企合作班,所有的教学计划都按照用人方的需求来制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系汽修教研室主任王雷介绍道,以“国轩班”为例,开设的五大类课程中有两类由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人员授课,学院实行双主体教学。
“我们的授课教师都是经理级以上,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品质经理张吾童告诉记者,“我们把企业中的课程前置,学生会更加明确课程与生产岗位的相关性,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同时,作为用人方,‘国轩班’的毕业生入职公司后不再需要培训,这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用人成本,且这些人才的离职率很低。”随着生产线的增多,“国轩班”的招生计划数也在直线上升。
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应性人才,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与省内十余家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该公司产业规划高级经理李军认为,安徽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灵活,能有效为企业“量身定制”紧缺人才。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作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新设智能汽车专业,当年招生200人,这些人才都成为了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早早就被预订。
2022年,省政府出台《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支持高校推进专业结构改革,服务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印发《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围绕我省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形成各类资本合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格局。
“真题真做” 产学结合
“我们的车队就像个汽车公司,有做底盘的,有画图纸的,有开发电池的,还有负责营销和预算的,我那时候做的是第六代车”。王秋实是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2015级学生,他所说的车队是指该校于2012年10月成立的云电动车队,队员来自汽车与交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等相关学院和专业,涵盖大一到研三的各个年级。“车队每年都会制作出一辆纯电动方程式赛车并参加国内外赛事,大赛的很多评委都是汽车行业的高管,可以让我们提前熟悉行业的发展情况。”王秋实说。除云电动车队外,该校还有越影车队、睿智车队。
合肥工业大学的方程式赛车队获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是该校第二课堂的典型代表。“第一课堂的课时相对有限,而教材的更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比又相对滞后,第二课堂恰可以很好地弥补”。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石琴介绍道,所有学生都可以依托导师科研项目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本形成“一生一项目”“一生一比赛”的局面。在教学与教研融合的培养模式下,理论基础扎实、学术眼光前瞻、科研能力过硬的人才培养优势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能够紧密融合。
“从省二等奖到国家一等奖,再从国家一等奖到国家特等奖,我一直关注着程杰,他本科毕业后就被抢到我这里,年薪18万元。可如今,他被安徽省的企业高薪挖走了,他自己也觉得安徽省的发展更有前景。”程杰是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019届毕业生,在杨爱喜看来,职业院校同样能培养出技术好、素养高的紧缺人才。
以程杰为代表的参赛团队是来自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智能控制创新实验室,涵盖汽车、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技术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专业。目前,该实验室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无人机竞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都已取得较好成绩。
“职业教育是直接与社会接口的教育,通过大赛可以推动学院紧跟行业、企业需求提升内涵,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王雷说,“职业技能大赛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但深层次反映的是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对行业企业的了解程度。我们的教师都是没有寒暑假的,我们要一直‘充电’。”
科创赋能 四链合一
“这是我们和国家量子实验室合作的项目,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的研究,几平方米的实验室、实验装备市场价值几千万元”“这是我们为蔚来研发的智能网联车辆,平时会在校内做驾驶实验”……
在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学楼内,石琴向记者介绍着每一间实验室的设计目的。“通过系统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解决汽车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石琴说,与企业联合攻克难题是学院的一大特色。
据李军介绍,蔚来汽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有多个科研项目合作。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双方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蔚来汽车定期在企业内部征集项目,定向发榜,联合试验室的成员可自由接榜,教师会带着学生共同研究。校企双方会对项目进行阶段性管理,确保研究有结果有成效。
去年2月,在省发改委主办的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会上,中国科大、合工大、奇瑞集团、星云互联等校企发布了十余项高水平科技成果,科技革命将再次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在智能汽车研究领域,算法方向顶尖的专家超过30%来自中国科大,每年为整个市场培养100多位高端人才。
省教育厅与省发改委联合启动了首批14个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其中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平台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科研项目协同攻关,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立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接入与多元市场有序互动技术研究、面向燃料电池的高效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精细结构探究和膜电极设计和基于SiC芯片的车用功率模块封装技术及高效应用研究等协同创新项目十余项,为我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团队
大众学院签约仪式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获两个国家一等奖,位列安徽赛区之首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