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一间“风”起 千年传续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冯若鱼 发布日期:2023-05-22 10:18:18 |
□高一(24)班 冯若鱼 或说,从未有过事物得以永恒。
庄周所述的,那五百岁春秋的冥灵,八千岁春秋的大椿,终归有一天也会云散高唐般,只留一抔尘土,然后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沉浮。
但又会想起,三千多年前的沣河东岸上,也曾有过一棵花树,一日风起,花瓣便纷扬出漫天的绚烂,似又集结成一纸文书,依托着那阵风,顺着沣河而下,飘飘荡荡,流入黄河,流经九州,人们称它为《诫伯禽书》。
现忆起,不想那阵名为家风的风,竟真拂过了千年,仍旧是生生不息,将要在这片神州大陆上,亘古永存。
一间“风”起,千年传续……
风至三国 拂过了《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虽是智不足以救国,但仍死战绵竹,拒降邓艾,不慕琅琊王之名,不恋周身无虞之安。孔明之子,“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两存”。诸葛瞻,生于如此尽忠尽孝之地,“临难而死义”,堪称“天下之善一也”。
风至北齐 拂过《颜氏家训》
“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以取湮没也”。
“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那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带着满腔热忱写下了本家家训。颜之推倾耳戴目所盼的兰桂齐芳在一百多年后到来。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之间,颜氏一门双忠,是舌断垂危之时仍对安禄山破口大骂的颜杲卿,也是身陷虎穴之际面对李希烈仍是大义凛然的颜真卿。他们做到了先辈们言传身教的传业扬名、修身报国,因此才会有“为颜常山舌”的高度赞誉,才会有“颜体”的备受推崇。
风至晚清 拂过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物来顺应,当时不杂,未来不迎,既过不恋”。
曾国藩生于末世,虽是世道多危,但仍不忘对子女的教育。在其家教的引导下,曾家人除了保持勤俭的优良作风,还在外交、军事、数学、文化、化工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
风至现代 拂过《傅雷家书》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杰出的翻译家,傅雷在教子方面可谓是呕心沥血。他要求孩子要先成人,后成才,要德艺双馨,还要时时保持爱国之心。傅雷教子,虽略有严苛,但也是爱之深切。其长子傅聪后来成为世界颇负盛名的钢琴家,次子傅敏成为我国英语特级教师。这些成就都不可不归功于傅雷的谆谆教导。
一间“风”起,千年传续。
九州的花开开谢谢,九天的云聚散几何,世道轮转几回,不知碾过多少个春秋,但总是有着那么一阵风,盘旋于此,经久不息。
我辈生于斯,长于斯,也必将见那青冥浩荡,家风长存。
文章点评
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作者对家风的理解非常深刻,相关人物、名篇了然于心,文章写作颇具匠心,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点评教师 陈芳芳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