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力教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3版:教育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1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15期  下一期
“生活力教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 萍 吴晓霞 发布日期:2023-05-17 16:29:48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多措并举培养活力少年

□李  萍  吴晓霞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创办于2010年,并于2012年开始探索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引领的发展之路。2014年,学校领导带着行政班子成员和北师大专家团队对接,以“生活力教育”作为学校文化,从六大路径实施学校文化理念,文稿商讨高达11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反复复,最终让生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拥有生活的力量”在学校落地扎根,影响着学校工作生活的每一个人。
坚持探索提炼  构建“生活力”课程体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2年学校率先与安徽省徽京剧院合作,在全省首开先河开启戏曲进校园项目,着力推进徽剧传承,徽剧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项目。现已形成“社团—徽剧班—融合普及”的“三小模式”和“看戏—学戏—入戏—品戏”四步并走的“三小经验”,出版专业教材,编印普及教材。学校的徽剧经典曲目创编节目接续不断,先后登上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等各大舞台。显然,三小徽剧已成为区域靓丽的名片!同年,学校引进轮滑项目进校园,改造建成了安徽省独一无二的室内轮滑馆、室外轮滑球场和能承办国家级比赛的轮滑赛道。人人会轮滑、处处有轮滑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学校轮滑队,连续五年蝉联省市轮滑比赛团体冠军,及全国轮滑锦标赛团体第五的好成绩。依托轮滑特色项目延伸至冰雪运动项目,以课题为抓手,深入思考和实践滑雪项目在校发展机制,丰富生活力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冰雪项目的乐趣与魅力。
  2014年,开发“生活体验课程”,建成生活体验馆,以“衣食住行健”为内容编印校本教材《生活体验课程》,通过法庭、医院、美食、插花等多门体验课程培养学生爱上生活之趣,学习生活之能,品味生活之美。不断提炼学校课程内涵,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德育课程整合凝练,形成学校特色的“生活力课程体系”。
坚持五育并举  成就每一个学生
  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联赛和阳光体育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三小徽剧持续发展。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年级细化学生劳动教育内容,研制《教育集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完成《教育集团“一校一特色”劳动教育清单》,举办“劳动教育周”“劳动成果展”等系列教育集团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双减”以来,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努力让学生在课内学懂弄通,在校内学好学足。尤其是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方面,通过整班推进书香课程、体育健康课程、家长课堂等,100%覆盖到有需求的学生,把“双减”政策与“五大行动”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徽剧班黄思菡以安徽省最小大学生身份,被高校戏曲专业录取;足球小将谢琪峰代表中国,参加俄罗斯世界杯,成为最小护旗手;信息小达人史卓然获安徽省信息学科普活动第一名;爱心学子凌子涵等成为合肥市美德少年;校园明星陈心蕊发行多个个人歌曲专辑,多次登上央视舞台;江婉韵等荣获安徽省“优秀少先队员”;杨紫涵等获安徽省“红领巾奖章”;沈焕明、赵秋毅、金杨多等同学被评为包河区“新时代好少年”。
坚持德能并举  培养每一位教师
  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创新教师培养模块和教研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是教师全部参与校级课题研究活动,支持骨干教师牵头自由组合形成研究团队,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其次通过《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强基提速工程》,借助国内高水平专家资源,对教师进行“五课”(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教研实践指导。再次依托《实施教师分阶培养工程》,逐步实施经师培养计划与能师培养计划,通过召开专业成长规划研讨会、读书沙龙、提供学习平台、专家讲座、听评课,指导各类比赛及课题申报研究等措施,拓展学校综合育人资源,推动教研转型和教师素养结构改变,筑牢学校软实力根基。
  在“三小是大家的,三小的发展靠大家,三小的发展为大家”的管理共识下,努力建设一支“焕发生命活力的人生导师”的生活力教师团队。多年来,学校坚持做好“走心工程”,把好“五关”,润物细无声般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切实把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实到实处,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建校以来涌现出大批优秀教师。李萍获“首届庐州好校长”及区名校长称号并组建工作室;何晓萍被评为省最美教师;徐绿萍、吴赟等被评为市师德先进个人;李晓莉、许艳艳被评为区名师并组建工作室;胡月等3人被评为区名优班主任并组建工作室;郑海燕、刘晓娟等被评为包河好老师。学校现有各级各类骨干教师67人。
坚持辐射引领  共育“大家三小”
  学校先后承办京沪教育快线、中美课堂教学比较论坛、长三角德育创新论坛等活动,接待天津市委调研、安徽省教育工委调研,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参访,安徽省体育局“全民健身进校园”视察调研工作,“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安徽省暨合肥市“北京冬奥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我校。2020年成立三小教育集团,为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学校主动对接涡阳五小、巢湖市城南小学等,通过支教交流、送培送教、专题讲座、捐赠图书等活动精准帮扶。
  学校办学质量深入人心,学校各项工作出彩合肥教育,先后荣获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中国轮滑示范校、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校、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示范基地、中国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研究基地、全国艺术教育创新基地、全国班主任工作研究室、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安徽省抗震减灾示范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先进单位、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文明校园、合肥市首批创建美丽校园、合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合肥市学校戏曲重点传承基地、包河区目标管理考核“双优”单位、包河区首届文明校园等荣誉。
  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传统文化教育和体育运动为支撑,围绕“生活力教育”办学理念,在“爱生活、会生活、品生活”的教育目标下,构建彰显生活、文明的多元化生活力课程体系,培养“拥有生活的力量”的活力少年,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小学徽剧教材发布会现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