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凤台县:劳动教育基地“种”出“双减”之花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孟凡静 丁亚东 发布日期:2023-05-17 10:41:18 |
□通 讯 员 孟凡静 本报记者 丁亚东
“在小小的劳动教育基地里挖呀挖呀挖,挖出了一串串西红柿、朵朵西蓝花”。近日,凤台县古店中学百丰园劳动基地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该校是凤台县各校落实劳动教育的缩影,小小的劳动教育“种”出“双减”的花。
为响应“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工作,凤台县教育系统多维发力,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砺意志、接受锻炼,筑牢日常生活劳动主阵地,开辟创造性劳动大课堂,实现“五育并举”全融合,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
“打扫卫生、除草、果蔬花卉保暖、扦插育苗、采收蔬菜、食堂帮厨”等是凤台县精忠中学学生每周的劳动必修课,该校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农场,栽种果树、花卉、蔬菜等,让校外农场成为新时代精忠学子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纵深发展。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初见成效,收获的水果蔬菜供全校师生食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夏天收西瓜,秋天收稻谷,小娃娃化身小农夫”, 凤台县第五幼儿园小院的菜园成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生动课堂。花生、萝卜、小麦、水稻、玉米等,小院的师生们一年四季忙得不亦乐乎。劳动教育老师现场指导示范,学生身心参与、手脑并用、倾心投入、挥洒汗水,在实践中锻炼了体魄、增强了本领,领悟到劳动的意义。
近年来,凤台县进一步创新劳动教育新模式,将劳动教育植根于学校育人土壤,通过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把学生带到田间,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品德。
凤台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会继续按照“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路,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效应,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奋斗、创新、奉献”劳动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