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下故事语文的实施策略 治理周边环境 解决校门口拥堵 浅谈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1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1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浅谈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卢影影 发布日期:2023-05-10 11:48:19
□泗县泗城第一小学  卢影影
 
  劳动课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没有实践的劳动教育,犹如纸上谈兵,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所以,有质量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意义
  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通过劳动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一)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的信息与知识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深刻和多元。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较少,所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就会出现许多困惑和迷茫。而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生活,从而提高劳动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与实践密不可分,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通过劳动实践,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劳动实践中,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手工制作、科技发明、设计制作等,让学生手脑并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懂得感恩,养成独立自强的性格。在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他人带来快乐,从而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付出。这些都是良好的品质,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二、开展劳动实践的途径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劳动产生兴趣,那么自然会喜欢上劳动。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时,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劳动项目的竞赛活动,比一比谁整理的房间最整洁、哪个团队合作得最好……学生在竞赛中大显身手。有了目标,学生在每项劳动活动中更有干劲。实践证明,这样的“劳动竞赛”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劳动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
  (二)结合学科渗透,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
  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局限于劳动课,还应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富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等课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语文课围绕四季豆的种植、蚕的养殖等来进行,让学生将劳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日记或作文,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历程;数学课上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思想;综合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劳动实践菜地,等等。
  (三)走向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在课堂上进行劳动实践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去参加一些社会劳动。例如,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进行“劳动最光荣,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主题活动,笔者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刚到大院,学生便各自忙碌起来,有的擦窗户,有的扫地、拖地,一个喊累的也没有。打扫好之后,和蔼的爷爷奶奶乐呵呵地把他们以前的趣事讲给孩子们听,学生听得也是一本正经。通过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还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类似的公益活动还有很多,只要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就应该多鼓励他们去做。
  只要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不断激发他们劳动兴趣,结合学科渗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鼓励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