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心灵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1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1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阳光照进心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3-05-10 10:24:08

——铜陵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压力,对于你们而言,即将到来的中考是压力,是挑战,但也是动力,我们要学会做好心理调节,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和压力……”随着一年一度中高考日益临近,为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即将面对中高考的学生缓解情绪压力,5月4日下午,铜陵市2023年“阳光心理进校园”活动走进该市义安区钟鸣中学,与师生面对面、心交心。
  依托中考和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日前,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在这一背景下,铜陵市“阳光心理进校园”,不仅为广大师生和家长们送去了“及时雨”,更是送去照亮心灵的“阳光”。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高位推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省级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两个实验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密织心理健康“防护网”,守护青少年“心”健康,画好育心育德“同心圆”,全力防范青少年因心理健康而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
 
考前心理辅导为考生缓解压力
心理健康沙龙助力更多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
主题团辅让学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迎着阳光的双向奔赴
  当天,在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政府会议室,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志愿者、市第十二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赵迪正在给钟鸣中学九年级学生作“阳光心理、快乐同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游戏,为即将走向中考考场的学生们疏导减压。一场场游戏做完,学生们的脸上漾开了一朵朵花。
  这边渐入佳境,那边同样热火朝天。在钟鸣中学教工之家,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志愿者、市综合实践基地心理健康教师马亮邀请钟鸣中学部分教师开展了“用正念冥想做好教师的自我关怀”正念沙龙。在该校正心楼心理活动室,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志愿者、市五中心理健康教师姜雪与该校部分七、八年级学生代表开展了主题为“十年后的今天”学生生涯主题团辅活动。
  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为钟鸣中学一线教师、不同学段学生实施有效性较强的指导模式,也推进了全市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心理抗压性,培养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健康心理。
  据介绍,今年3月以来,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依托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全市组织开展2023年“阳光心理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中高考前心理辅导、师资培训、专家咨询督导、家长课堂、学生心理健康沙龙、讲座等,建立市本级中心与各县(区)心理辅导中心、全市各校双向常态化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常态。

建好“预警”机制密织“防护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然而,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学校、教师和家长。
  “这就需要我们要建立好、完善好心理预警机制”。据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并印发《铜陵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完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现、疏导、解决机制,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增强心理求救意识。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体系建设,注重教育引导家长科学认识、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该市已成立铜陵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任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长期从事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和研究的专家、教师担任委员,进一步完善“1+5+X”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依托教育科学研究部门成立铜陵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在市人民医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统筹加强对全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管理、咨询和分诊等工作。并评选出首批铜陵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11所,推动每所学校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发挥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作用,进一步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制。
  不仅如此,该局还依托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市本级和县(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邀请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针对全市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逐步形成“一位专家督导、一名主管领导、一名志愿助教、一校心理师资”的“1+1+1+X”常态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机制。

“一生一档”覆盖21万名在校生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397所,在校学生共21万余名,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到每个学生?为此,该市精准施策发力,规范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稳步推动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
  据介绍,该局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建设铜陵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平台。2021年,在局属学校先行先试组织开展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并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逐步将县(区)纳入到平台管理,每年至少对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测评,每学年春季中高考前夕针对九年级、高三年级毕业班学生进行一次专项心理测评,建立“预防、预警、危机干预”的“三预”机制。定期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召开心理测评数据分析反馈会,针对心理测评大数据,进一步研究制订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比如说,如果测评数据反映心理预警的学生占比较高,那么说明这类学生心理安全风险较大,学校可以根据个体数据,及时进行风险再筛查”。该负责人说,有了数据支撑,学校可以依托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等,通过定期研判、重点帮扶、家校沟通,形成闭环干预疏导。
  不同于一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格外强,对师资要求更高。基于此,该市多渠道加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加大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项培训、个人进修等力度,引导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通过考证、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今年正在筹划成立首届铜陵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养和带动一批优秀心理健康教师。”该负责人说。截至目前,该市中小学共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近400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基本实现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全覆盖”。

打造信得过靠得住的心理服务
  作为全市2023年“阳光心理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3月至6月毕业季,该市本级中心“牵手”县(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建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志愿辅导队,通过组织志愿辅导员同备课、同磨课,打造精品心理健康辅导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毕业班学生开展考前心理辅导和“一对一”考前心理咨询。
  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光靠学校远远不够。为用情用力做好“心”服务,该市不断加大心理志愿服务,依托铜陵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铜陵市青少年成长发展指导中心和县(区)、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室、辅导室),以及“护苗”工作站,在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阳光心理进校园”活动,为全市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小升初、九年级、高三毕业班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进社区,开设心理讲堂,将心理健康辅导送到家长身边。
  今年4月以来,该局依托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现中心与全市各校常态化双向协作,组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深入全市各校开展“阳光心理进校园”中高考前心理辅导、师资培训、专家咨询督导、家长课堂、学生心理健康沙龙、学生生涯主题团辅等活动近20场次,为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心理减负减压。
  此外,该市不断完善常态化帮扶制度,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团市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等部门,依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志愿者队伍,发挥铜陵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作用,以建设“信得过、靠得住、找得到”的青少年服务平台为目标,为有需求的青少年、学生家长等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有效化解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全方位呵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家长群体,该市专门开设家长心理课堂,面向毕业班学生及其家长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沙龙及个别咨询;组织开展“生命的接纳与陪伴”为主题的家长课堂、亲子沙龙,通过家庭教育师资培训,助力家校协同共育;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录制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微课,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全力守护青少年“心”健康,绘好育心育德“同心圆”。
 
“阳光心理进校园”活动走进钟鸣中学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