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共青团聚力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05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2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4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2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黄山学院:共青团聚力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李晟 发布日期:2023-04-21 15:50:57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李  晟
 
  大学四年,晓岭(化名)在黄山学院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时光。临近毕业,他却为就业犯起了愁。自小生长在经济困难家庭,导致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谈及未来一脸迷茫,加上考研失利,令他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中。虽然从学校迈入职场的第一步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该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的助力下,晓岭最终还是漂亮地迈了出去。
  日前,黄山学院校团委专门出台2023年1号文件《关于黄山学院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重要指示,深化落实全省关于联合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要求。该校以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系列活动为抓手,重点帮助毕业生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用情用心用力打通大学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最好专业对口,或者找份体制内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团委副书记刘宁晖关注到了晓岭的就业困境,主动找到晓岭询问,得知他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父母务农且身体不太好,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尽管内心很想早日就业替家庭分担,但晓岭迟迟没有投递出一份简历。深入交流后,刘宁晖意识到晓岭的自卑与胆怯,令他对面试乃至就业心存畏惧。
  “就业机会固然重要,但是信心可能比黄金还要珍贵”。刘宁晖当即将晓岭列为“一对一”帮扶对象,并确定了第一步帮扶举措,即帮助他树立求职信心。刘宁晖开始引导晓岭正确认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从求职经历中汲取经验,调整心态向职场进发。
  在刘宁晖的鼓励和督促下,晓岭积极完善简历,做好求职准备。与此同时,刘宁晖四处帮晓岭留意线上线下的招聘信息,为他寻找专业匹配的工作。不久,刘宁晖向晓岭推荐了一家本土企业,可是晓岭觉得自己不适合便放弃了就业机会。
  “本着尊重他想法的同时,劝导他先就业再择业”。接连数次投递的简历均石沉大海,给晓岭的心理造成了阴影。这时,刘宁晖再次鼓励他多投一份简历就是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并不断向他推荐企业的招聘信息。在刘宁晖的推荐下,晓岭顺利通过面试、入职了本土一家传媒企业,从事人事与销售工作。
  “入职后,我依然和他保持联系,时常询问工作情况,发现他不仅变得越来越自信,还学会了不少职场技能”。恰逢黄山学院招聘科研助理,刘宁晖第一时间把这条信息转发给了晓岭。晓岭表示很感兴趣,希望回到校园继续准备考研。于是,刘宁晖帮助晓岭模拟面试,让他了解科研助理的岗位职责、校情院情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晓岭最后成功应聘学校科研助理岗位。
  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中,黄山学院团委创新模式,与14个学院团总支开展“1+14”精准帮扶学生就业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密切跟进等方式,做好“一对一”“手把手”的就业指导,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今年共帮扶5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截至目前已有6名学生收到入职通知。

校团委开展2023届低收入家庭就业帮扶计划工作推进会

导师引航让就业少走“弯路”
  “大城市固然可以见到更多的世面,但年轻人回老家、去基层就业一样有广阔的空间”。前不久,铜陵市义安区驻上海招商分局局长徐俊达以黄山学院“引航导师”的身份,参加了母校的一场线上就业交流会。徐俊达于2021年7月从黄山学院毕业,曾被评为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当天的交流会上,他与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支援新疆、毕业后扎根义安区钟鸣镇、如今驻上海招商的经历。
  “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躺平,对待就业乃至人生的态度不够积极主动。面对就业,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最厌恶什么?我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生活?”交流会上,徐俊达表示,只有基于对自我的精准定位,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就业优势。
  针对学弟学妹在线提出的一系列困惑,徐俊达建议大家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精准的就业方向,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在他看来,基层就业是毕业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宝贵机遇,能给大学生提供学习本领、发挥才干、实现价值的大好舞台。他还建议大家在获取就业信息时,最好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正规的招聘现场,警惕上当受骗。
  “很荣幸受邀参加这次交流会,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为学弟学妹们的就业提供参考和指导。幸福平稳的生活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建立的,衷心祝福大家可以早日找到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徐俊达在分享的最后说。
  为营造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黄山学院共青团积极开展思想引领、指导教育和榜样引领等促进就业活动。各学院遴选就业“引航导师”“引航员”,为大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和指导教育,通过榜样引领激发就业活力,探索打造具有共青团特色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和宣讲体系。通过组织师生、同伴、校友开展“启航青春”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引航导师”引导学生正确择业,为学生求职支招

“走出去请进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
  近来,黄山学院团委书记邱慧格外忙碌,不是在调研现场就是在前往调研的路上。春季学期以来,校团委组织团干、大学生代表先后前往团黄山市屯溪区委,休宁县源芳乡源芳村,歙县徽城镇丰乐社区、渔梁社区等地开展“走在行知路上”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调研。
  在团屯溪区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团区委书记江艳表示希望继续加强校地合作,协调更多见习岗位支持并鼓励黄山学院大学生前来观摩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在源芳村,校团委一行调研走访当地“徽州大峡谷”项目,校地双方谋划结合旅游项目设计大赛打造校外创新实践平台。在歙县,校团委一行深入社区沉浸式学习了社区党建成果、特色团建以及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启迪高校共青团工作。
  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校地共建、校企合作的桥梁,该校团委不仅“走出去”,还“请进来”。4月17日,团黄山市徽州区委组织多家企业来到学校。座谈会上,校地企齐聚一堂,讨论的话题紧紧围绕“大学生就业”,并达成了以项目化拓展人才培养的共识。
  邱慧介绍,调研中,校团委结合二级学院学科特色,共开发了23项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辐射面广、专业性强、开展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该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定位,体现了校团委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实践要求。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近年来,黄山学院抓住关键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该校共青团开展岗位体验、坚持基层导向、抓好项目建设,分类实施“返家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工作;积极招募选派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志愿者,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绽放青春;深入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深化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帮助在校大学生启迪创新意识、参与创新实践、提升创造能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带动就业,扎实推进系列硬核举措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地方共青团组团来校交流大学生社会实践事宜
校团委一行赴多地开展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研

□配文图片由黄山学院团委提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