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青力量”焕新楚韵遗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亚东 徐梦亚 发布日期:2023-04-14 14:50:00 |
□本报记者 丁亚东 通 讯 员 徐梦亚
“今年以来,实验小学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到校传授寿州锣鼓技艺,培养了一支少年锣鼓队。受到‘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感染,我对寿州锣鼓充满了好奇与喜爱,在得知县里正在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我便报了名”。为进一步提升寿县非遗传承工作的活力和影响力,推动青年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4月7日,寿县“楚韵遗艺 青年传承”非遗传承培训班在县文化馆顺利开班。寿县实验小学教师徐艳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时表示,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传承意识,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锣鼓的传承人罗西林从12岁开始,就跟着村里的老艺人练习锣鼓,这一练就是56个年头。作为本次培训授课教师之一,他表示,寿州锣鼓等传统技艺是祖先传下来的瑰宝,是寿县的名片,更是寿县人的骄傲,作为传承人,一定会努力做好传帮带,大力培养青年传承人,让寿县非遗“活下来”“火起来”。
培训现场,罗西林分别就寿州锣鼓、寿州大鼓等的基本知识、艺术形式、历史渊源、基本特征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艺向现场学员进行讲解,亲身示范,并对学员们进行了分组指导。学员们听得仔细、学得认真,悉心求教、踊跃尝试,文化馆里清脆的鼓声此起彼伏,和谐热闹的气氛吸引了往来的游客驻足欣赏。
据悉,本次培训分为寿州锣鼓、寿州大鼓、抬阁肘阁三个班次,一期学制20天,旨在为广大非遗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展现风采的舞台,激发青年一代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和决心,让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汇聚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