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储蓄雷锋精神22年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3-03-24 10:00:38 |
一家银行网点,储蓄雷锋精神22年,成了火热的城市坐标。 “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来参观和学习雷锋精神的单位和市民一茬接一茬”。3月10日下午3时许,记者见到了行色匆匆的李翔,他刚送走一批参观团。从2月底以来,他已在岗接待了三十多家前来参观的团体。
今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作为全国金融系统第二家以雷锋命名的银行网点,中国工商银行合肥雷锋支行吸引了全省各地党政机关、学校、社会机构人员以及广大市民,纷沓而至前来参观,大家慕名走进银行二楼雷锋同志事迹展览馆,学习雷锋事迹,接受雷锋精神洗礼。
合肥市雷锋储蓄所自2001年2月8日获批成立以来,坚持立足岗位学雷锋,高扬雷锋旗帜树品牌,续写了新时代雷锋故事。李翔是工行合肥雷锋支行第九任行长,他说,22年薪火相传的雷锋银行,不仅是市民办理储蓄业务的窗口,更成了储蓄雷锋精神的“活水源头”,让一代代人在这里感悟、践行、涵养、传承雷锋精神。
![]() 2001年工商银行合肥市雷锋储蓄所揭牌
![]() 工行合肥雷锋支行被授予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
![]() 雷锋同志事迹展览馆里学习参观的群众
雷锋支行雷锋缘
在合肥市包河区福州路与嵩山路交口往南50米,有家工商银行。白底黑字的标牌上醒目地写着银行名称,正上方竖着一块铜牌,上面印有雷锋头像,并镶刻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字样。这就是合肥雷锋支行。
走进该支行,迎面可见一尊戴着红领巾的雷锋铜像,往左是办理储蓄业务的服务窗口,往右是通往二楼展馆的楼梯,无论是窗口旁的“雷锋岗”标牌,还是墙壁上挂着的“雷锋精神驻工行 志愿服务在行动”的书法作品,处处彰显雷锋元素。
一家办理金融业务的银行网点,缘何与雷锋结缘?缘何以雷锋命名?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时间回到2000年。彼时,中国工商银行合肥雷锋支行的前身是位于合肥闹市区的工行合肥市四牌楼支行储蓄专柜,始建于1956年。据李翔介绍,时任行长与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熟识,2000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当天,来肥出差的乔安山受邀来该支行实地参观,跟大家分享雷锋先进事迹并举行了座谈。“座谈中,乔安山了解到四牌楼支行涌现了大量的感人事迹,认为与雷锋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脉相承,当即提出可以在这个网点基础上成立一个‘雷锋储蓄所’。”李翔说,这个提议瞬间获得大家一致响应,作为当时全省最大的储蓄网点,该行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学雷锋,以优质热情的服务被群众广为称赞,成立“雷锋储蓄所”既顺应当时广大市民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需要,也是对四牌楼支行多年来发扬雷锋精神的肯定,进而激励更多人去弘扬雷锋精神。
经过精心筹划组织,2000年6月,分行营业部开始在全辖网点挑选员工。“选拔十分严格,既要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还要是全辖客户反映好的”。李翔严肃地说,自2012年入职以来,无数次听前辈们说起过那次严苛的选拔,最终15名员工从全辖网点层层突围入选,有幸成为“雷锋储蓄所”第一批员工。
2001年2月8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建设,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市雷锋储蓄所正式亮相,乔安山亲临现场为其揭牌,是全国金融系统第二家以雷锋命名的储蓄网点。2014年8月升格更名为工行合肥雷锋支行。2021年10月28日,迁址至滨湖新区开业,同步搭建雷锋同志事迹展览馆,宣讲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旗下雷锋岗
22年来,工行合肥雷锋支行始终践行雷锋精神,以专业与优质的金融服务,成为许多老人口中那个“住得再远,也要来这儿办业务”的好银行。
不久前,行里来了一位男性客户,提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一脸焦急。原来,该客户经营着一家文具店,为了找零方便专门备了许多硬币,没想到手机扫码支付越来越普遍,几乎没人使用现金支付,这些硬币一直堆在家里。“放得太久,好多硬币已氧化生锈,有的沾上污垢,就想着存到银行去”。该客户说,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自己连跑五家银行都被婉拒了,无奈之际,别人推荐他来到工行合肥雷锋支行。
为了不影响其他客户办理业务,李翔和同事们随即在监控可视范围内腾出场地,组织非临柜人员放弃午间吃饭和休息时间,共同帮忙清点。“那天我们五个人前后一共忙了近两个小时才点完。”李翔笑着说,钱存到客户账户上后,这位客户一直道谢:“雷锋支行名不虚传。”
会计刘希在清理对公业务时,意外发现一个沉寂多年的账户上还有万元存款。根据开户信息,辗转联系上了客户,电话那头是位70多岁的老人,账户是她年轻时开网吧时注册的,后来店面关门了却没及时去销账。“老人家自己都忘了这张卡,更别提密码了,各种U盾、支付工具都丢失了”。刘希说,问题摆在这,自己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作为雷锋支行的一员,骨子里就没想过把问题推出去,都是大家想办法‘啃困难’”。在刘希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客户最终拿到了尘封多年的存款。
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如客户家大量现金被焚烧或被搅碎,该支行帮忙挑拣、拼凑,尽可能地帮忙兑换,为客户挽回损失;客户提取公积金时,权限受限,该支行帮忙查询解决;在客户面临生活压力大,但因信用卡透支被全额扣划,单位不愿意更换其他账户而无法领取工资时,该支行积极与分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疫情防控期间仅用五天完成申请,帮助客户重新获得生活保障……一件件、一桩桩倾注了大家的心血。李翔说:“从进入雷锋支行那刻起,我们就对自己说,跟别人不一样,工作中,我们不能说不;客户来了,我们不能推走,要自始至终做好热情服务。”
这种自我鞭策激励着每一位职工努力做好岗位学雷锋,无论办公地址如何变迁,践行“为民解忧”的雷锋精神始终不变。大家聚集在雷锋的旗帜下,日复一日地在工作中用“心”开展服务,用行动践行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促进了该支行一跃成为安徽省金融系统中经营规模大、业务品种全、吸储能力强、客户满意度高、历史最悠久的品牌网点。
人人都是活雷锋
除了岗位学雷锋,该支行成立了雷锋志愿服务小队,坚持“走出去”“带起来”,通过开展便民服务、爱心助学、扶危助困、热心公益等活动,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长效化,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将雷锋的旗帜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作为街道共建单位,疫情防控期间,该支行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百姓进行核酸检测;多次参与省直“两为”现场办公会,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普惠性贷款,发挥金融工作雷锋精神。在该支行的展览馆里,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雷锋志愿服务小队近年来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2015年3月,志愿者走进合肥义城敬老院关心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捶背清洗;2018年,走进合肥市蜀山区一儿童语言康复中心开展爱心陪伴活动;2019年,走进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关心帮助特殊儿童;连续五年开展“爱心冰柜”活动,在炎热的夏天,将4万瓶矿泉水送给高温下的作业者,为他们带去清凉……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爱的奉献,都是雷锋精神的一次接力传承。志愿者们不仅用自己的金融知识服务社会,更是用自己的行动唤起更多的人认同“雷锋”这个不朽的价值坐标,回归朴素而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信念。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作为雷锋支行行长,千钧重担在肩,平时经常思考传承雷锋精神该怎么创新?该怎样让更多的人学雷锋、做雷锋?”李翔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他坚定了在抓好四大品牌活动的同时,发挥雷锋同志事迹展览馆的种子作用,涵养更多人的心灵。
据介绍,自雷锋同志事迹展览馆亮相以来,坚持为省直机关及社会团体义务宣传雷锋事迹,协助全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党团共建活动,讲好雷锋故事。2022年3月,该支行被省直工委、省文明办授予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全年共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六十余场次。
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银行业“雷锋岗”等,各项殊荣接踵而至。“我们要对得起雷锋称号,雷锋就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回首22年来,雷锋支行开展的一系列“雷锋服务在行动”活动,在整个银行系统乃至全社会掀起学雷锋热,谱写了一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新时代服务赞歌。
雷锋支行传承的是雷锋精神,擦亮的是服务品牌。人人都是活雷锋,为民服务无止境。
![]() 雷锋志愿服务小队连续五年开展“爱心冰柜”送清凉活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配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