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STEM课堂学习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享受语文课堂教学之美
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9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杏梅 发布日期:2023-03-22 15:05:32

□枞阳县金社中心学校  张杏梅

  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但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但农村学校长期以来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状缺乏认识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率或开设质量较低,课堂教学不能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农村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一)重视的力度不够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盲区。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缺乏必要设施,学校也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仍然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主要标准,重智育,轻德育。农村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不理解,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外出务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当孩子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归为小学生活泼、调皮,对孩子过分宠溺,只看重文化课成绩,并不断施压,从不承认自己孩子心理成长变化以及有心理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我中心论、读书无用论、盲目的攀比,以及那些不适宜儿童的影、视、报刊、电子游戏及网吧,使孩子在其中迷失了方向。
  (二)教育资源的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想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具备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十分有限,就以枞阳县为例,从幼儿园到高中,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不到5人,班主任和授课教师承担着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职责。教师平时在教学中不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往往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有的甚至不懂心理教育的职业道德,严重地伤害学生。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或者爱的小屋,以及心理干预的器材等,导致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
  鉴于目前现状,认识到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症下药,积极分析现状、总结原因,然后切实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品质,为打造高素质的健康心理人才而奠定基础。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结合当地小学生的特点,挖掘教育资源,达到最佳效果。农村小学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不仅停留在专业课上,应根据农村学校实际,结合学科的特点、活动开展、校园环境等显性、隐性课程,还有校外课程的开发,进行深度融合,多途径多方法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一)学科的渗透,进行全面引导
  教育面对的是学生全体,教师通过学科渗透来开展活动,对于全体人员进行有意识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恰当的。如果说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发挥了“主导性”的功能,那么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便水到渠成。各个学科都可以针对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并通过其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融合,使之达到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以活动为载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发挥学生的特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都能在课外活动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达到治愈心理的目的。
  开展班、队活动,完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尊重、善于自制、提高耐挫力、开拓进取等方面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矫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展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也可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校外活动体验,在体验中内化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让青少年全面发展,紧靠校内课本的人文经典和间接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走出校园,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构建,才能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
  爱心拓展活动,塑造健康的心理。由于学生心理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特殊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波动。对于学生表现的言行过激、抑郁寡欢、胆小怕事、冷漠自私等现象,教师就必须上好个别指导课,进行个体干预,并且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开设家长课堂,营造家校共育氛围
  家庭是学生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隐性教育。因此,探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对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供家长观看,让家长学会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教师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策略;建立家长微信、QQ群,相互交流,分享教育经验,探讨教育方案;课堂上还可以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其次,在学生家长中也不乏一些教育资源,这笔资源补充了学校资源的不足,比如:开展农耕文化课堂,讲述良好家风故事等,营造了教育氛围,使学生掌握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资源十分匮乏,农村小学课程建设要以多种形式的课程逐步完善,家、校、社会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尊重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工作中都要慎之又慎,避免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让每一个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从而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