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一门三代援疆情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亚东 发布日期:2023-03-17 11:12:31 |
跨越万里,奉献青春支援边疆建设;三代同心,用情用心地接力奋斗。安徽财经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成员张凤珍用她的行动书写着一家三代的家国情怀。她表示,要像家里的长辈一样,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给边疆的学生带去些许光明与期待。 张凤珍(左二)与学生合影
学生给张凤珍写的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国家支援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两个单薄的身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支援边疆建设的队伍中。他们去往新疆石河子,眼前的景象令他们怔住:广袤无垠的平地,人烟稀少,只有一座座新建立起来的工厂。他们立志在这里作出一番贡献,这两个年轻人在其中的一个造糖工厂工作,并在新疆石河子深深扎根。这两个人便是张凤珍的爷爷和姑奶奶。
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书信的年代,爷爷和姑奶奶把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边疆,这也影响着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张凤珍和她父亲的人生选择。2013年,上海市扶贫对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她父亲主动报名参与,在新疆修建高速公路,为边疆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巧合的是,她的哥哥在中铁十三局工作,修建的也正是新疆高速公路。
“我想把家族这段援疆的家国情怀续上”。张凤珍说,她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经常在茶余饭后听爷爷奶奶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后来因家中无人照顾老人,爷爷不得不返回。只留下姑奶奶一人在那工作,这一工作就是一辈子。”从小耳濡目染,让张凤珍对祖国边疆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2022年8月,张凤珍成为研支团的一名成员,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你知道你要去的这个地方什么情况吗?你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在外面能照顾好自己吗……”张凤珍在跟家人表达要参加研支团前往新疆的时候,迎来的是家人们的各种质疑。
但是张凤珍的决心已定,“你们能去,我为啥不能。我就想沿着爷爷、姑奶奶和父亲的足迹,去那边看看去,那是你们当年奋斗过的地方啊”。
家人没有再阻拦。
出发前几天,父亲跟她详细介绍那边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天气、饮食等方面的情况。“我当年援疆也是在南疆,是在叶城县,你这次去的地方和我当年去的地方离得不远。”
“援疆对我而言,是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是赤子在听从党的召唤”。张凤珍的话语中饱含着她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特殊情感。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最坚实的后盾,家人的支持、理解、鼓励与陪伴一直是她努力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赴一场跨越千里的“约定”
刚进入大学,张凤珍便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蚌埠市各所小学支教,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而她的支教志愿之心也就此种下。大三时,了解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在听完入选研支团的经验分享会,便产生了兴趣。随后她了解到,学校对接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地处新疆南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昆仑山脚下,主要是做教学工作。那里的学生学习的认知较浅,从小生活的环境使得他们学习较为艰难,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出过皮山农场,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当地也十分缺乏志愿者。
“那年4月份的钉钉线上宣讲,学长学姐们深入介绍了那边的工作以及生活,9月初线下宣讲时,学长还讲述了当地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让我更加明白了支教的意义。”张凤珍说,研支团设立的奖学金名字是“漠上花开”,是希望当地的学生即便在大漠里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绽放自己,她决定,要去帮助学生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种下走出去的种子。“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志愿者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先撒下了希望的‘种子’,给‘种子’浇水、施肥,终有一天会漠上遍地花开”。
用心陪伴新疆娃成长
“老师好!”
“你好呀,来测一下体温。”
这是张凤珍与新疆学生的第一次对话。2022年8月29日,这是张凤珍第一次踏进新疆这片热土,也是其家族的第三代人援疆之旅的开始。
刚到新疆,张凤珍承受着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等诸多困难;但是张凤珍工作起来,总是很有精气神儿,激情始终带给她奋进的力量。对于新疆这块热土,她怀有与众不同的感情。
她在学校带五年级,是班级的副班主任。“这边六年级的时候有一个政策,会有一个内初班,考进这个班就可以到内地上初中,即便不行,还可以去新疆其他的好学校,所以很多学生都是想考上这个班”。张凤珍来到学校后,一门心思扑在学生的成绩上,“我每天没课的时候就会去别的老师班里听课,我很想帮助学生们提高一下成绩。”
张凤珍住的小区离学校比较近,虽然走路只需要十分钟,但她中午从不回家。“我基本上都是在办公室里休息,眯一小会就去班里给学生们听写一下字词,因为他们不像内地的学生对拼音非常的熟悉,我就希望能带着他们多练习”。
张凤珍付出的关爱与努力尽在学生眼中,学生也毫不吝啬地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张老师,你真的很像妈妈一样”“张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让你失望”“张老师,我们很爱您”……张凤珍和记者分享了学生们写给她的信,信里学生们会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诉说着生活学习的点滴,歪歪扭扭的字迹没有过度的修饰,却饱含着真情。对于张凤珍来说,这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支教的这几个月,张凤珍一直都在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上学期基本上都是网课,开学三周以后与学生们才见面。他们的名字和脸,其实我到现在都没有完完全全地对应上。虽然我没有认清他们,但是他们认清了我,很贴心、很暖心,学生们真的太可爱了。”张凤珍笑着说。
“半年过去了,真希望时间不要走太快”。张凤珍说,她现在很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没事的时候会把这边的事情都记录一下。她会继续努力,不仅仅教授他们知识,更要带他们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在他们心中撒下希望的种子。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这让张凤珍深受启发与鼓舞。作为研支团成员,她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在这一年的支教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展现良好的青年担当。“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支教生涯中继续发光发热,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中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用汗水和心血践行忠诚和担当。”她说。
张凤珍(左二)和学生一起包饺子
张凤珍(右)开展家访活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丁亚东采写
□配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