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浅析“数学课堂练习”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文美 发布日期:2023-03-15 16:09:54 |
□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文美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质量的练习作基础。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内容引起兴趣
(一)题型新
如讲解过乘法分配律,列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再列出一些等式,让学生判断这些等量关系是否正确。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二)题材新
如学习“百分数”时,设计:(1)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 )%。(2)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一( );百发百中( )。这两题都融合了语文知识,学生兴趣更浓厚。
(三)方式新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找出以下几类:学号是质数;学号是最小合数;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学号是合数。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
二、求活——挖掘习题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
(一)空间的灵活性
如小学“四则混合运算”是枯燥乏味的,我要求学生到生活用品超市去逛一逛,回来后把活动过程说一说,议一议,编出相应的小学四则运算习题,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争当“小电脑”,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况。学生练习热情很高。
(二)思维的灵活性
如提问“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层次的灵活性
如“认识钟表”一课中,我设计五个练习:连线;看钟表说时刻;早上6:00起床,晚上6:00回家,说说这两个6:00有什么不同;按照钟表的时间把缺少的表针画出来;列举各种能够看到时间的场合。练习从给钟表和时刻连线到看钟表说时刻,再到看生活中具体情境的时刻,之后是画表针,最后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易于接受。
三、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
(一)处理书上练习
如“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年级四个班,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排队乘两辆车出行。教师可提问:两辆车都限坐70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样教学还渗透了“优化组合”的数学思想。
(二)应用生活经验
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超市购物”教学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客户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单位换算等知识。
(三)创造练习材料
如教学“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前,提问:我们坐的大巴车从学校出发,每分钟行驶900米,经过40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目的地距离学校有多远?通过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速度×时间=路程。
总之,精心设计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数学文化。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