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 教育归来 心中的明灯 不让灰尘作底子
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9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9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双减”落地 教育归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成红 发布日期:2023-03-15 16:06:18

 □六安市裕安区梅花小学  朱成红

  “双减”针对校园教育主要有“三提”,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面对“双减”政策契机,教师如何能借力“双减”倒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和育人质量?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双减”背景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减少“懒惰”:加强学习,增加育人亮度
  “双减”政策对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状态。教师面对一届又一届新学生、新家长,他们是变化的、复杂性的、有鲜明个性的群体。如果教师不与时俱进,不努力学习,不精进专业,会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职业,需要教师时常更新思维、迭代知识,打破舒适区,重构自己的教育系统。教师要给予学生一生受益的教育,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大先生”、引路人,就要从减少“懒惰”勤奋学习开始,增加教师育人的专业魅力和亮度。
  (二)减少“随意”:落实课堂,增加育人信度
  “双减”之前,教师在备课时思考如何把40分钟讲出层次、讲出效果,更多放在“讲”,而对于“练”与“习”有“随意”之心。“双减”则是所有教师聚焦如何落实课堂、提升质量的一次成长,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机构、课堂管理都是要去研究的内容。教师要从熟悉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年段目标入手,对所教学科横向、纵向知识网做到如数家珍,减少“随意”。要根据学生年段特点设计课堂。创造课堂、创生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减少“依赖”:优化作业,增加育人温度
  “双减”以前,很多教师“依赖”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这样使用教辅资料,或许表面上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但实际上束缚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延展空间。而且一些教师总是给学生布置低效能的作业,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作业的设计,综合过程性表现、学习表现、家长需求、学生爱好、班级建设目标、班科整合等方面,将学生分为不同层级。每一层学生作业内容不同、作业量不同,作业有共性,更强调作业的个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创新性。这样能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教学质量也会有明显的后劲。同时应注重增强作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们学会学以致用。教师要减少“依赖”,优化作业设计,增加育人的温度。
  (四)减少“畏惧”:开发课程,增加育人厚度
  “双减”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减”的目的是要质,而作为学校教师,要提高育人质量,就要有课程意识,减少“畏惧”,努力开发建设课程,拓宽学生的成长跑道,增加育人厚度。我们要结合学校育人理念、育人目标、年段目标、班级目标,开发有意思的年级课程、班本课程,促进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让课程成为教师、班级、年级、学校的品牌。
  (五)减少“等待”:探索评价,增加育人高度
  “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硬骨头”。作为教师,要结合国家评价改革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动探索、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增加育人高度。“双减”的实施,必将带来对学生评价的变革。在学校的系统设计基础之上,更需要教师的完善、优化,方可形成科学、可行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有了评价的导航,“双减”落地才有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有专业的精进。
  二、“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思考
  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本真还给教育,愿学生且行且歌,不再步履匆匆。“双减”实施后,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没有出现很多人担心的“荒于嬉”和“躺平”。我们欣喜地发现,家长和学生,反而做起了教育的“加法”。“双减”落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正在回归。
  曾几何时,学生学业方面“压力山大”。书包越来越重,镜片越来越厚。很多学生在书山题海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但“家事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学生的童年,没有“百草园”,没有“绿茵场”,有的只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无止无休的“英才培训”。这样的童年,透支人生,学生无法行稳致远,这样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双减”落地,无疑正当其时。
  “双减”政策“忽如一夜春风来”,吹拂着教育的一方乐土。学生和父母一起旅游,跋涉在文化乐旅之中;学生沉浸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诗和远方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学生渐渐读懂自然、山川、人生、生活这些“大书”,而不只是教科书。诚如一句教育金句:“除了知识,剩下的便是教育。”正是这些课本知识之外的体育、旅游、实践等活动,帮助着学生开阔视野,涵养心志,扩大格局,塑造人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双减”落地,让教育成为“一种优美、健康、不悖乎人性”的教育,让学生减掉沉重的学业负担,让每一个学生精神自由舒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