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岁月失语 坚持能言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奕轩 发布日期:2023-03-13 11:11:29 |
□萧县鹏程中学高三(8)班 刘奕轩 辅导教师 曹佃富
我们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垂钓,但我们可以将对苦难的诘问转化为觅度的力量。
——题记
我们经常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而直呼“破防”。运动场上,跟腱撕裂的短跑运动员忍着剧痛也要挪到终点,关节脱臼的举重运动员即使累得即将昏倒也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头部撞伤的花滑运动员头缠绷带依旧跃出华丽的动作……我们惊于他们的毅力,感于他们的坚持。坚持是人们内心最炽热的呼唤,是人们支撑无尽风霜的脊梁,岁月无声,唯坚持能言。
拨开历史的面纱,我们看见中国“飞天第一人”——万户。蓬头垢面,衣衫破烂,唯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里满是坚定。点火,腾空,失败;再点火,再腾空,再失败,一次次尝试,殒身不恤,至死方休。有人会不屑:到底还是做无用功。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无数次尝试危险、枯燥却又伟大而令人动容,那是他对闪耀群星的向往与追求。万户内心的坚持,随历史言说到了现在,言说给当代中国的航天人,言说给当代的每一个逐梦人。永不言弃,终能筑梦圆梦。
顺着历史的长河,我们一路走来,深感征途漫漫。岁月总试图左右人们的生活,阻碍人们前进的脚步,但“天地之功不可仓率,艰难之业当累日月”。一边迎接风浪,一边拥抱。唐朝才子王勃挥毫“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名士房玄龄手书“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清臣梅尧臣感慨“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容颜与肉体终会朽逝,但思想与价值永存。坚持让无数人在前路茫茫、山穷水尽之际,仍能有所期盼;站在来路的废墟之上,仍有信心眺望未来的光明。
乘着历史的长风,我们跨越到近代中国,1919年后的觉醒年代,回响着“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之以兴起”的呼声,坚持是兴邦之器,更是使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脊梁”。五四青年对启蒙思想、赤诚奋发的坚持;知识分子对以笔为剑、开拓时代的坚持;战士对保家卫国、守卫同胞的坚持,人民对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坚持;党的领导人对立邦兴邦、造福百姓的坚持……正是这些坚持,振出了中国的最强音。尽管前行的路上遍布滩涂险阻:技术空白、贸易打压、边关形势等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从未止步。尽管我们不是所谓“优胜者”,但我们也“非跑至终点不可”,坚毅、坚持、坚韧,不为挫折所困、不因打压而垮,是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更是中国的脊梁。
正如作家路遥认为:“只有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件事。”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岁月失语,唯坚持能言。身为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更应淬坚毅之心,铸时代最强音。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