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 让志愿服务精准落地
07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9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9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校地合作 让志愿服务精准落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王洁 发布日期:2023-03-10 11:56:53

  “去年,李老师的舞蹈课很受学生欢迎,男生女生都喜欢跟着她一起跳。今年,我希望李老师还能再来我们学校,继续教学生跳舞”。3月1日,在“明日行知 青悦课堂”芜湖市2023年春季“课后服务”大学志愿者招募双选会现场,该市马塘小学校长张克银再次点名选了“李老师”——安徽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李雪。

  在去年的芜湖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通过前期双选,李雪成为该校课后服务的志愿者老师,她利用高中所学的民族舞特长教学生们跳舞,深受欢迎,这也让她在当天的双选会上第二次入选。
  当日,通过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与大学生志愿者间双向互选,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的121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奔赴各校上岗,成为今年春季学期课后服务的志愿者老师。在学雷锋月期间,收获这样一层新身份,于他们而言,意义不言而喻。
  高校有专家、有志愿服务团队,地方有平台、有项目,中小学有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志愿服务与地方团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牵手,三方联动,将志愿服务送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身边。这样的结合,不仅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落地,也让青年志愿者们切实在奉献中勇担社会责任,践行服务社会初心。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志愿者化身“课后服务合伙人”
即将奔赴志愿服务岗的“小老师”们在核对信息
  “当前,让‘双减’政策落地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参与芜湖市课后服务,不仅能锻炼我们的专业能力,还能让我们收获一次不一样的志愿服务体验、一份难忘的美好回忆。”台上,安徽师范大学往届课后服务志愿者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刘薇动情地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们在即将开始的志愿服务中一展风采。
  3月4日上午,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市弋江区澛港小学举行2023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式暨“五四爱心学校·青悦课堂”课后服务志愿者派遣会。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靖,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团芜湖市委副书记贾冕茜等出席活动,在这样一次接力传承中,拉开了今年春季学期课后服务的帷幕。
  据该校团委负责人介绍,2023年春季学期“五四爱心学校·青悦课堂”课后服务志愿者招募工作自2月中旬开始启动,在校团委和芜湖市教育局的共同推进下,全校5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经校内初选和校地双选,最终遴选了40名大学生加入“青悦课堂”,于芜湖市弋江区、镜湖区、鸠江区等9所小学开展涵盖简笔画、剪纸、足球、合唱、器乐等素质拓展类课程的“双减”课后服务。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大家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胡靖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芜湖市教育局、各级团组织和中小学校为该校学生提供成长锻炼的实践平台表示衷心感谢,向全体“双减”课后服务志愿者表示亲切问候,并对课后志愿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志愿者是学雷锋活动的当代传承,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载体,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双减’课后服务彰显了我校师范教育的办学底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使命。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打造灵活的课堂,实现教育理想。”胡靖同时强调,希望校地双方后续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做好校地协同,不断固化成果,形成品牌文化,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据介绍,自2021年9月以来,该校团委积极与地方教育系统、共青团组织协调联动,依托“五四爱心学校”等公益类学生社团招募派遣了近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赴芜湖市部分中小学校开展“双减”课后服务,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为芜湖市创建基础教育先行示范区贡献了青春力量。今年,校团委将组织大学生参加“双减”课后服务作为助力学校“两大振兴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进一步强化品牌机制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将专业学习与时代需要相结合,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彰显“强基兴师”育人特色。

“团百花”绽放11年 雷锋精神熠熠生辉
  义务缝补、计算机维修、干净路段维护……3月5日,在安徽工程大学校园里,“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的队员们忙得不亦乐乎,11支来自各学院的志愿服务队伍正在校园内开展项目路演。3月春风里,他们的每一次“出手相助”都是雷锋精神的一次生动传承。
  当天,该校正式启动第十一季“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团芜湖市委书记杨磊、芜湖市文明办主任陈丽应邀出席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苏国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健,以及“1+14”市校共青团共建单位负责人等共同为第十一季“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金奖项目、重点项目授旗,为十佳志愿者颁发奖杯,共同启动第十一季“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
  据该校团委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开始,学校“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累计开展11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10万余名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截至目前,七个子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二十多个子项目荣获省级表彰,六十余名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省十佳大学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目的是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全面实施‘三全六专’育人实践有机结合,让学雷锋在我校学子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成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力量”。启动仪式上,苏国红强调,青年师生要坚持“正引领”,深刻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夯实投身志愿服务的思想根基;要锤炼“真功夫”,围绕国家需要、社会需求、师生期盼,找准志愿服务项目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要办好“暖心事”,不断延伸服务领域,着重推动志愿服务向校内外公共区域、城市社区、基层农村等倾斜;要促进“品牌化”,围绕“三全六专”育人实践,更大力度挖掘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团建+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劳动+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新亮点、新品牌。
  启动仪式结束后,苏国红、杨磊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接下来,该校团委将持续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苏国红(左)、团芜湖市委书记杨磊(右)共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大手拉小手 播下学雷锋的种子
  3月3日下午,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岐黄少年”大学生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队走进合肥市望湖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由合肥市包河区政府、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在包河区卫生健康委、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承办的合肥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中拉开帷幕。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以让学生们提升身体素质与预防、解除常见不适症状为切入点,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掌握中医药知识技能、培养健康学习和生活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启动仪式后,省教坛新秀、针灸推拿学院教师王洁做题为《守护“睛”彩世界,点亮光明未来》的健康讲座,帮助师生、家长了解耳穴预防控制近视;教师杨青山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草药跟我认”主题活动,为学生们进行常见药用植物辨识现场教学;第八批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教师齐亚军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动手跟我做”主题活动,指导学生们制作春季防流感香囊;全国健身气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针灸推拿学院教师李斯亮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健康跟我学”主题活动,带领五禽戏社团的学生们习练五禽戏……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体验环节,大家更是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去感受。
  据了解,包河区“岐黄少年”行动是本次合肥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之一,包河区以项目化方式运行“岐黄少年”行动,由区教育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共同遴选合肥市望湖小学、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作为试点单位,在针灸推拿学院 “岐黄少年”大学生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队的专业支持和指导下,推动活动规范化开展。该行动通过组建“岐黄少年”中医药校园文化社团、创新中医药课教育、选聘“中医药校外辅导员”、建设校园中医药健康知识文化角、举办“岐黄少年”中医药特色文化活动、组织“岐黄少年”中医药研学游等举措,来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元素渗透进校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青少年中医药健康素养提升和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岐黄少年”大学生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队现场开展了“疾病跟我防”中医针灸推拿义诊,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校师生不仅体会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齐亚军指导学生们制作春季防流感香囊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王洁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