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迎江区:探索美育新途径 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迪 徐嘉 丁亚东 发布日期:2023-03-01 10:29:27 |
□通 讯 员 方 迪 徐 嘉 本报记者 丁亚东
“同学们知道中国版画的历史吗”“这些版画背后的故事大家想听吗”……近日,在安庆市美术馆的展厅内,来自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第三小学的学生正在上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近年来,迎江区大力推进思政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沉浸式实景思政课堂,让学生们的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
该思政课是迎江区教研室和安庆市美术馆联合开展的以“书画展里看新时代”为主题的美育思政教研活动内容之一。在《飞夺泸定桥》《辛亥革命人物画像》《美丽乡村》等时代主题鲜明的版画前,学生们一边听着老师讲述版画背后的故事,一边填写着美育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表,写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
“比较喜欢的是《“戏”山水——迷林》这幅作品,不仅体会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节捕捉,感悟到了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幸福,了解了中国版画艺术特别是不同时期版画艺术的发展,就像进行了一次时空艺术主题旅行”。华中路三小六年级学生苏艺涵在活动中表示,以这样的方式现场上课,大家都沉浸其中、非常震撼,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在沉浸式课堂结束后,华中路三小思政课教师徐嘉还为学生们上了题为《美术馆里看新时代》的美育微思政课,并依托版画里的红色主题作品讲述了一段段红色历史和革命先烈的故事。“如何发挥艺术的独特作用,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徐嘉认为,在高雅的艺术场景中进行美育教育,是思政课堂的校外延伸,能让学生们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祖国的欣欣向荣。
据了解,自迎江区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随着各校思政工作室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学校大力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积极探索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烈士陵园、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行走”思政课。迎江区美术教研员杨敏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和美术馆的合作共建,积极探索新时代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模式,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