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用红色故事讲活雷锋精神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褚俊雷 常梦 发布日期:2023-03-01 10:28:47 |
□本报记者 黄 慧 通 讯 员 褚俊雷 常 梦
本报讯 “面带笑容、头戴棉帽一直是刻在我脑海里雷锋的形象,如今听了陈老的演讲,我认为‘雷锋’早已不局限于个人,而是一个群像。”近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学生徐梁在参加了该校组织的雷锋精神宣讲后说,“这些红色故事让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更深更透。”
讲述红色故事的是合肥市军休三所第三党支部书记、五里墩街道“先锋宣讲团”副团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陈相珍,他以雷锋的生平事迹为开场,向在座学子抛出问题“我们到底要学习雷锋的什么”,随后讲述了合肥市淠河路众多英雄的故事:战斗英雄许宝富走万里路打百次战,抗美援朝老战士王道明坐在炸弹上修路,王小谟院士为弥补我国国防事业短板勇挑科技报国重任,朱捷和王联发主动请缨成为战“疫”尖兵……在陈相珍看来,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仍旧是那句歌词,“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淠河路最终通向长江路,所以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当比前浪强”。宣讲的最后,陈相珍寄语青年学子,他希望广大学子能够践行雷锋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向英雄人物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雷锋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在纪念学雷锋活动60周年之际,我们请陈老来做这个宣讲,就是想让学子们明白雷锋就在我们身边,雷锋精神是穿越时空永恒的力量,希望每一代人都能传承下去。”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团委书记韩钰说。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