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大学生走稳走好就业路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8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87期  下一期
护航大学生走稳走好就业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亚东 发布日期:2023-03-01 10:36:03

  编前语  为帮助毕业生平稳就业,安徽理工大学统筹协调、拓宽渠道、分类指导,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2022年11月15日,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对全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抓实干、成效突出的五所本科高校、五所高职高校给予表彰和激励,安徽理工大学位列其中。


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春回大地暖,万象始更新。2月20日,在安徽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来自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大型国企、央企,人社部门、行业机构等正相继在举办线下招聘会。2023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市场正式拉开帷幕,招聘现场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前来应聘,实现开门红。
    为做好春季校园线下就业市场,该校抢前抓早利用寒假开展“访企拓岗”“就业暖心”等活动,各学院主动对接园区和企业来校开展招聘。
    该校积极梳理长期与学校在人才供需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地方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并分别致感谢信,表达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支持的感谢,同时面对即将开启的“春招”发出诚挚邀请。
    “我们今年开学伊始发出春季就业市场邀请函,明确校招时间、场地安排、预约方式等举措,为线下就业市场顺利开展保驾护航”。该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黄胜龙说,截至目前,线下校园宣讲会已经开展29场,预约200余场。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无锡市、合肥市、苏州市、肥西县、凤阳县等地人社部门将陆续组团来校开展招聘。
    黄胜龙告诉记者,每年该校都会针对来校宣讲招聘企业实际校招情况,甄选部分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深入开展人才供需、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求职就业指导等深度合作,不断畅通毕业生求职就业与企业招聘渠道,并优先安排合作单位校园宣讲及招聘活动。按照“小规模、多场次、高质量”原则,“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毕业生与招聘单位搭建便利化的双向选择平台,开展毕业生校园招聘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该校按照“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毕业生就业去向特点,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欢迎重点地区人社部门、重点行业组织单位等来校洽谈就业(引才)工作站建设工作,不断发挥组织优势,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锻炼和发展机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开展就业指导 做好“领航员”
  安徽理工大学为充分利用寒假窗口期,帮助2023届毕业生解决求职就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按照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工作部署,安徽理工大学组织开展“全方位、不断线”寒假促就业专项“暖心行动”,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贴心暖心就业指导服务。
  该校寒假期间开展“全方位、不断线”就业管理与服务, 开通云端24小时“QQ就业客服”,开展就业政策咨询,及时答疑解惑,消除毕业生顾虑,确保学生求助无碍、网上签约通畅。开展“线上+线下”暖心家访活动,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将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残疾毕业生等四类困难群体列为重点援助对象。详细了解求职进展,提供优质招聘信息,及时化解求职过程中的困惑困难,确保寒假就业服务全程不断线。
  对就业型毕业生,千方百计通过网络推送就业信息;对创业型毕业生,强化创业后续跟踪服务;对升学及公招公考型毕业生,开展线上辅导、讲座,帮助提高应试、面试技能,教育引导考研毕业生珍惜升学和调剂机会,应升尽升;对暂无就业意愿毕业生,做好思想引导,“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温暖”,疏导毕业生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学生就业指导关爱全覆盖。
  今年寒假期间,一份“大礼”让该校2023届弹药工程及爆炸技术专业毕业生刘帅帅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家人:“接到公司聘任通知了,感谢老师连日来的暖心‘助攻’!”
  黄胜龙告诉记者,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她们更是提供暖心服务。该校会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帮扶档案,按照“主动联系一次,提供辅导咨询一次,向用人单位推荐一次”的工作要求。同时,对未就业毕业生网络问卷调查,全面了解疫情防控和校园封闭管理期间毕业生认为的就业形势、就业机会、就业方式、就业进度、求职心态等因素对其求职的影响,统计并撰写问卷调查报告,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对已毕业未就业学生持续进行跟踪帮扶,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降温”。

成立首批省级创业研究院
2022年合肥高新区进校招聘会现场
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积极与招聘方沟通

构建全方位工作体系 推进高质量就业
  记者了解到,该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育人体系。完成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写及发布,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专业就业情况和各学院就业工作实际,并以此作为健全就业反馈机制、引导优化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积极开展跟踪调查,走访调研重点用人单位、毕业校友,听取了解市场需要的变化趋势和学生的需求特点,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至学校教学、招生部门,主动将就业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该校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修订《就业创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就业工作日研判、周通报、月会商。分学院、分场次开展就业工作专项调研和督导。构建管理干部、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同向发力、全员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校园全封闭管理期间,学校问计于“生”,校领导与毕业生面对面沟通,开展未就业毕业生专项问卷调查,全面梳理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实行全体处级干部包保毕业班就业制度,强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同时,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制订《安徽理工大学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抓、带好头、做示范,各学院领导、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等全员参与,将“访企拓岗”与“暖心行动”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
  罗柯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每年还会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与校友企业开展深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成立“中哲鲲鹏班”,发挥校友示范效应,邀请校友担任校外导师,将就业引导贯穿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等各方面。
  为了厚植毕业生爱皖、建皖之情,引导毕业生留皖就业创业,该校还编印了《安徽省各市人才引进政策汇编》,多途径、多频次宣传解读省内各地人才引进政策。
  该校深入推进就业“百千万工程”,举行数百场专场招聘会、联系数千家用人单位、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专场招聘会、组团招聘会、大型洽谈会“三会并举”。罗柯说,面对这几年的疫情影响,该校及时推出网络双选、网络宣讲、微就业、云就业等服务。创新使用“腾讯会议”平台,将传统的线下现场宣讲整体搬到线上进行。
  据悉,2022年该校举办了269场各类校园专场招聘会,其中线下专场招聘会147场、各市及行业组团招聘会5场;线上空中宣讲会91场、各市组团网络双选会22场,组织大型网络双选会4场,共计邀请3587家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7.9654万个。组织企业和学生参加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国聘行动”线上专场招聘会等,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校园招聘格局。
  与此同时,该校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同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网络招聘、微就业、云就业服务等,为毕业生提供在线就业协议审批、自行打印等服务,帮助毕业生和企业足不出户完成视频面试、线上签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罗柯表示,该校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精心组织,持续不断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力促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丁亚东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