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己的心 可惜月亮不言语 我爱春天 约 定
08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84期  下一期
读懂自己的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祥 发布日期:2023-02-20 14:40:00

 □寿县第一中学高二(2)班  李  祥

              辅导教师  唐振新
    有位作家说过,人要读懂人生的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此言得人生之智慧,了人间之真谛。“有字之书”是知识的天空,“无字之书”是广阔的世界,“心灵之书”是内心的丰盈。青年的我们,只有读懂这三本书,方可读懂自己的心,尽翔旷远的精神天空。
  卡夫卡曾说,一本书是一把冰镐,砍碎我们内心的冰海。读书,带给我们是最隽永的乐趣、最永恒的动力,亦会带给我们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慰藉。手捧“有字之书”,于书香中静坐,总会寻得一抹静谧。我们会读得《百年孤独》中心灵的平静,学会享受孤独,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读得《活着》中温柔与荒诞做伴的世界,品尝人生百态;亦会读得《红楼梦》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看过沧桑与无奈。许多时候我们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往云烟,不复记忆,殊不知它们却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永恒的印记。一本“有字之书”让我们的心灵有了温度,在书中遇见广阔瑰丽的世界,在无形中为我们披上一身铠甲,让我们在漫长岁月里历经沧桑,内心更加强大。
  于“有字之书”中,“无字之书”的书页也渐渐增加,我们开始在外面的世界留下脚印,丰富阅历。“别让灵魂在循规蹈矩的生活里喧哗骚动,我们生来就是为了灵魂拍手作歌”。是啊,背上行囊,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当代杰出知识分子乔治·斯坦纳,曾在多个国家讲学和工作,漂泊于文化之间,无论是地理意义上,还是精神归属上,终其一生,他都在流浪。他爱世上每一寸土地、每一种表达,走进新的语言与文化,自觉担起书写的使命。“我非常喜欢风,我完全不介意做悬在空中的人。相反,这样可以让我穿越海洋和陆地,去探索这美妙的世界”。乔治·斯坦诺用这样的精神与态度不断丰富“无字之书”的世界,开拓世界文化的桥梁。余秋雨先生走过千山万水,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大漠荒荒和历史的深邃。一本《文化苦旅》,正是在“无字之书”的品读中得来。“文化和自然互相生成,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息。”余秋雨于书中这样说。“无字之书”中我们看到历史的绵长、自然的渺远,还有人生的异样风采。
  傅雷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走进我们的内心,展开与心灵的对话,学会用心灵阅读。使我们在自我与自我的对话中获得生命的启示。正如鲁迅,他固然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但当“五四”退潮,启蒙无望,彼时中国依然满街阿Q时,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撕裂,我们看到的是“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鲁迅——他急需在心里的对话中反思自己、质问自己、调整自己。如此,方能在对社会本质的绝望中开掘生命的意义。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始终强调回应时代命题,启迪青年心灵。“心灵之书”,它促使我们向内审视,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塑造个人的精神宇宙。只有我们内心力量强大,我们才不至于成为一个失根的人,才能努力让自己活得诗意而有尊严。只有留住心灵的清纯,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粗俗,不会因受世俗的污染而丧失本真,历经人生的磨难,仍对未来寄予希望。
  博尔赫斯有言,“在人类浩瀚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他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确实,阅读中我们不断的遇见可能、遇见思想、遇见未来”。当代青年读好这人生的三本书,便可踏入自己内心深处的远方,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立足新时代的我们在奔向前方的道路上,心中应始终捧着这三本大书。唯有博览群书,方可海纳百川;唯有面向世界,方可博采众长;唯有审视心灵,方可宁静致远。由此叩响心门,读懂内心,在人生路上笑看云卷云舒,细数花开花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